•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5 22:18:00 股吧网页版
新华时评|所谓“中国经济再平衡”是个伪命题
来源:新华社 作者:宿亮 欧阳为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题:所谓“中国经济再平衡”是个伪命题

  新华社记者宿亮欧阳为

  近日,有美方官员宣称:中国出口产品“充斥”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经济需要“再平衡”。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这是一个违背经济学基本规律,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而不见的伪命题。

  炒作“中国经济再平衡”,是无视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特点的伪命题。

  中国制造业出口绝对规模比其他国家大,但出口占GDP的比例从2010年起就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这一数字已明显低于越南、德国、韩国等经济体。与此同时,伴随出口增长,中国进口额也在增长。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货物贸易进口超过2.64万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0倍多。

  当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低于韩国、德国、日本等经济体,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通过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韧性。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当年GDP增长2.2个百分点,是中国经济的最主要引擎。

  炒作“中国经济再平衡”,是歪曲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般规律的伪命题。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通过自身禀赋和要素合理组合培育出比较优势并参与全球竞争,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不断提升,推动全球分工体系朝着更有效率的方向调整。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中国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和技术,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既是中国自身努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果,是以供需为基础、按照比较优势规律由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

  炒作“中国经济再平衡”,是固守零和博弈逻辑、阻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伪命题。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与各国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联系。中国制造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迈进,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当前,“中国制造”出口不仅满足全球市场需要,更凭借创新能力带动全球产业升级。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力带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如今选择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创新实验室”,中国正依托过去努力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自身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推动构建更加普惠包容、更有效率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助力提升全球民众福祉。

  “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论调无非是以往“中国威胁论”“中国贸易顺差危害世界”“中国冲击论”等谬论的最新版本,不仅罔顾事实,逻辑上也漏洞百出。事实上,中国制造业给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给各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的过程。“中国经济再平衡”这一伪命题在理论上反经济学、反常识,在实践中不得人心、不攻自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