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据介绍,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
作为一大亮点,科技在十五运会的筹备举办和赛事运行等环节有哪些应用亮点?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十五运会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将充分展现高科技与体育盛事的深度融合。
王曦表示,观赛体验方面,此次在全国首创云上的全运村,通过AI技术应用和赛事自由视角系统等,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观赛和互动,可提供自由角度看球、跟踪切换球员、运动分析和流媒体直播分享,极大丰富观赛乐趣。
多项高科技为赛事运行提供强大支撑
王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开闭幕式方面,综合运用各类声光电及智能控制技术辅助艺术创作,采用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数字技术手段,致力于为观众献上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育盛会。同时还设置了智慧无障碍看台,以电子狗、无人车等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观赛体验方面,首创云上的全运村,通过AI技术应用和赛事自由视角系统等,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观赛和互动。
比如,在广州体育馆、深圳宝安体育馆等场馆,通过部署AI摄像头组成了天眼网络,可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并自动制定应急疏导方案;通过引入VR等技术,观众可通过语音识别、手势交互等实时获取赛事日程、服务导览等信息。
办赛保障方面,融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理念,停车场光储充放微电网只需10~15分钟就可以为电车快速充电。基于北斗卫星的跨境无感通关和12分钟更新的气象精准预报等,为赛事运行提供强大支撑。智能化追光跑道帮助运动员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羽毛球AI直播相机可智能识别多拍回合及杀球动作等高光时刻,提升群众观赛趣味性。
在媒体服务方面,为了全方面多角度展示比赛,AI拍摄眼镜帮助记者实现360度全景记录和多视角切换;数字人志愿者将随时为记者提供赛况信息和出行咨询;当记者们疲惫时,智能咖啡机器人60秒就能制成一杯浓香扑鼻的咖啡,还能做出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拉花。
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表示,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
项目布局方面,创新多城办赛、跨境办赛,将比赛项目安排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
王曦表示:“港澳协调方面,我们与港澳密切沟通、同声同气。”
在赛事安排上,坚持广东为主、港澳优先,顾及港澳市民的喜好,将击剑、橄榄球项目和乒乓球、排球项目分别安排在港澳赛区。
此外,还通过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比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
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将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将超3000人,便捷的通关将让参赛和观赛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国家级运动会,十五运会将会进一步为大湾区体育交流、人民交往和经济协同等领域创造新的机遇。为方便内地旅客来香港观赛,组委会正积极争取内地居民赴港签注便利措施,让旅客可跟着赛事去旅游,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的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