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家族通过汇丰银行设立家族信托的消息传开后,关于家族信托服务主体选择的讨论迅速升温。
尽管有媒体引述接近香港汇丰银行的人士称,宗庆后并未在该行设立相关信托计划,但这并未平息市场关注。
对于宗庆后家族信托架构的设立,汇丰银行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邮件时表示,不对个别案例进行评论。
这起牵涉巨额财富与复杂家族关系的风波,不仅让家族信托在财富传承中涉及的法律条款、财产分配等细节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更催生出一个行业性话题:手握庞大财富版图的家族,在搭建家族信托这一“财富防火墙”时,究竟该信赖银行的综合实力,还是依托信托公司的专业牌照?
信托公司与银行差异化比拼
所谓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族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
作为财富传承与资产保护的重要工具,家族信托的服务主体选择一直是高净值人群决策时的难点。
北京某头部信托公司家办事业部相关人员小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银行自身通常不具备信托牌照,其参与家族信托业务主要通过两种模式:一是与信托公司合作,银行负责前端客户挖掘、需求分析以及资产配置建议,信托公司承担受托人角色,负责信托架构搭建、财产登记与合规运作等核心职能;二是通过旗下控股的信托公司开展业务,实现集团内部协同,如通过银行系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
在我国,家族信托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2012年,平安信托落地首单家族信托业务,标志着中国家族信托元年正式开启。历经十余年发展,截至 2025年6月,我国家族信托规模已攀升至约7900亿元,较2020年2050亿元增长了2.85倍,年复合增速约为38%。
这一增长态势与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的持续扩容形成呼应,凸显出家族信托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快速崛起。
“在国内,参与家族信托业务的几乎全部是信托公司。”信托从业人员柏托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在我国信托公司有牌照优势,其他任何机构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信托业务必须借助信托公司的牌照。同时信托公司在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产品架构设计和资产配置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另外,家族信托的模式还包括商业银行推出的“私人银行+信托通道”模式。
“银行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与广泛的服务网络。” 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相关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行内通过长期的零售与对公业务积累,能够精准识别高净值客户,并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客户不仅能便捷地享受存款、贷款、理财、跨境金融等服务,银行也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建议包括家族信托业务,以确保客户资产稳健增值。”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为巩固家族财富先发优势,家族信托顾问业务管理规模达1158.02亿元。农业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称,家族信托规模新增超200亿元。中国银行截至2024年上半年,家族信托客户比上年末增长52.83%。交通银行2024年半年报显示,家族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慈善信托等特色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7.78%。股份制银行中,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家族办公室客户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
在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起步早,机制建设与渠道建设相对领先。商业银行以资金账户为托管的抓手,主要优势领域在于公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信托资产、保险资管和社保基金等同一监管体系内的金融资产。商业银行重视托管业务与零售、投资等其他业务条线的协同联动能力,以及通过代销、投行、信贷、运营外包等业务合作能带来的综合回报,托管业务盈利来源包括托管费收入以及支付结算手续费收入、托管账户沉淀资金利差收入,二者比例约为1:2。
不过小鲁向记者表示,在大陆范围内,所有“信托计划”均需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区别仅在于信托公司所发挥的作用大小。“当前,不少信托公司为追求快速发展,选择承担‘类通道’的执行角色,这种模式虽能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存在明显短板,客源并非真正归属自身,且缺乏核心投资能力。”
北京市银奥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纪洪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法律视角来看,在国内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必须通过信托公司运作,这是由信托业务的牌照属性和法律框架所决定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是家族信托合法设立与执行的核心载体。但是从银行的视角来看,更倾向于将家族信托视为财富管理生态中的一环,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来衔接自身的客户资源与服务能力。
“银行凭借庞大的高净值客户基数、长期积累的财富管理经验,以及在资金结算、资产配置等领域的天然优势,更注重以家族信托为纽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财富服务,既借助信托公司的牌照完成法律架构搭建,又通过自身的服务体系深度绑定客户,最终实现对客户财富生命周期的全链条管理。”纪洪飞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家族信托法律事务中心执行主任高慧云向记者透露,汇丰银行有控股汇丰国际信托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国际信托公司隶属于汇丰银行,而汇丰银行是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汇丰)的子公司。汇丰的股权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为美国贝莱德集团。
在离岸业务方面,汇丰国际信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尤其是在泽西、开曼、维尔京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这使得它在开展跨境家族信托、离岸资产配置等业务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可方便地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离岸资产,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离岸财富管理服务。
最著名的家族信托业务如龙湖地产创始人吴亚军与其丈夫蔡奎。早在2008年龙湖地产上市前,就通过汇丰国际信托各自设立了家族信托,将公司股权转移至信托旗下的BVI公司(Silver Sea和Silver Land),通过这种离岸架构设计,实现了企业控制权稳定、风险隔离与代际传承等功能。
家族信托不止于 “选机构”
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选择银行还是信托公司设立家族信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民商法专家、国科创新研究院智库专家杨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设立家族信托前,要明确客户所计划设立的信托类型与具体目的,还需综合考量客户是否具备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能力。
“若客户不具备资产配置能力,且计划设立资金类家族信托或保险金信托,选择银行是合适的。银行在代销产品与资产配置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有效弥补投资者在投资产品筛选上的不足。”杨祥进一步分析称,如果客户的需求是设立股权类家族信托或不动产家族信托,直接对接信托公司则更为适宜。这类信托对专业架构搭建、法律及税务等资源的整合要求较高,而银行在资产配置和产品代销上的优势在此类业务中并不突出。因此,直接选择信托公司往往能节省成本。
“此外,客户还需关注银行与信托公司在家族信托业务中的收费模式、服务团队专业性、过往项目经验等细节,通过全面评估,做出最契合自身需求的选择。”柏托补充道,在收费模式上,银行可能会将家族信托与其他金融服务打包收费,而信托公司通常按信托资产规模或服务项目收取费用。在服务团队专业性方面,银行团队可能更侧重于金融产品知识和客户关系维护,信托公司团队则在信托法律、复杂资产处置等方面更为专业。客户可通过考察机构过往成功案例,了解其在处理与自身情况相似的家族信托项目中的表现,以此判断其服务能力。
在云南信托家族信托知识专栏中曾提到,目前家族信托成为财富市场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投资者应该警惕一些常见误区,比如片面夸大家族信托的避险、避税功能等。
该专栏表示,“家族信托是万能的避险工具”这种说法是片面夸大其风险隔离功能,而且不能成为恶意避债的“保护伞”。受限于我国现阶段的融资环境以及家族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混同的现状,家族企业进行融资时债权人通常会要求企业主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一旦家族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家族及其成员的生活极有可能因为债务履行受到波及。
同时,从以前的信息壁垒,到信息不对称,再到信息透明化,高净值人群想通过离岸信托达到避税目的已经越来越有难度。对于居民游离于法外的财富,监管层也在不断加大监管治理力度。
值得明确的是,国内的家族信托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正当财产,绝非制度套利的工具。
“家族信托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财富的‘隐秘转移’,而是家族责任与精神的‘制度化传承’。”小鲁表示,无论是选择银行还是信托公司,最终的落脚点都应是能否让这份信托承载起家族对下一代的期许、对社会的担当,能否在数十年后,依然清晰地诠释着家族财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