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2025年度出入境人员总量突破20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稳居全国空港口岸首位。
免签政策“组合拳”,外籍入境游呈现“一池春水”
近年来,中国以“开放之姿”持续扩大免签“朋友圈”。目前,我国已与47国实施单方面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国,浦东国际机场口岸作为“空中门户”,在改革前沿感知着开放的脉搏。“现在中马互免,来中国的旅游线路在马来西亚大受欢迎。”马来西亚导游丘海堂(Yew Hai Tang)一边引导团队办理入境边检手续,一边向记者介绍。
在2000万出入境人员中,出入境外国人超560万人次,同比增长44%。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46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量的半数以上。向移民机关申请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的外籍人员较去年同期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时期增长83%。俄罗斯籍旅客亚历山大罗夫(Alexandrov)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这是我第四次来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省去了签证申请的时间,让我能更灵活地安排行程。”
为提升入境外籍人员通关体验,上海机场边检站建立了“入境外国人前置分流+过境申请前置审核+入境过境同台办理”查验模式,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能,减少旅客排队候检时间;推行“机上填、线上报”的外国人入境卡填报模式,减少现场填写环节的时间;安排“百人外语志愿服务队”民警24小时值守,为出入境旅客提供多语种应急翻译、政策咨询、暖心帮助,全力打造温馨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助力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出境服务“再升级”,国人跨境游迈入“常态时代”
随着国际航线网络加密、中国护照“含金量”提升,内地居民“走出去”的步伐更从容、选择更多元。上海机场边检站以“服务升温”回应旅客需求,以高效通关开启“轻松旅程”。
“现在去新加坡免签,航班选择很多,边检通关效率很高,我们这种带小孩的家庭有民警会帮忙引导,带娃出游无压力!”7月25日上午,上海市民徐先生一家乘坐HO1601航班前往新加坡,谈及出境体验难掩兴奋。上海机场边检站针对出境客流特点推出的“精准服务”:充分发挥高峰时段叠加用警、跨区域内部增援等勤务模式效能,开设暑假家庭爱心专区、暖心通道,满足携带儿童家庭通关需求;科学调整通道比例,增加待检区域警力,强化快捷通道引导力度,全站移民管理警察通宵达旦执勤、日夜坚守岗位,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经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的内地居民近1300万人次,占口岸总客流的65%,同比增长13%。在出境目的地选择上,超六成旅客选择日韩、新马泰及港澳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同时,前往欧洲、中东的“远途深度游”需求显著增长。“航线多了、选择多了,旅客自然多了。”上海机场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吴培青介绍:“目前口岸日均国际及港澳台客运航班超580架次,覆盖全球100多个航点,较去年新增多条中亚、欧洲航线。”从‘覆盖周边’到‘联通全球’,浦东国际机场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春运暑运“双攻坚”,移民机关开足通关“加速器”
2025年春运与暑运作为全年出入境客流增长的“双引擎”,共同托举起了2000万人次的突破。
今年春运期间,上海机场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超40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25%,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2.2万人次,创下6年单日客流新高。暑运以来,出入境客流持续高位运行,该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258万人次,出入境客运航班1.4万架次,较今年6月同期分别增长10%和9%,日均出入境客流10.8万人次,7月13日单日客流达11.8万人次,为暑运以来峰值。
今年以来,面对出入境人员总量较去年同期2成的高增长,上海机场边检站坚持“科技+警力”双轮驱动,通过“iAPI”(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系统提前掌握航班信息,并应用该站自主研发的“精准勤务辅助系统”,实时分析待检客流,预测未来客流,高峰时段提前开足查验通道;引导符合要求旅客使用快捷通道通关,旅客只需要刷证件、看镜头、按指纹,便可完成边检手续办理。
从春运的“团圆潮”到暑运的“旅游热”,从免签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到通关效率的不断突破,上海机场边检站以开放的姿态、高效的服务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口岸营商环境。随着更多便民举措落地、国际航线拓展,浦东国际机场这座“空中门户”必将在全球人员流动中释放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