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实习生昝金玉广州报道
日前,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随后,广东阳江市阳西迅速跟进,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并印发《阳西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开创“媒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围绕广东提出的“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方案》明确,阳西县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化”“海洋经济多元化”两大战略,打好“富硒”牌,做深做实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媒体+”新业态,全方位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擦亮“中国长寿之乡”名片,并通过“媒体+”行动助推县级融媒改革。
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阳西在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将‘媒体+’相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统筹驻镇帮镇扶村等资金予以解决”,并在规划的各项重点任务后逐一列出责任单位。
在此前召开的座谈会上,阳西县县长黄家新就明确表示:“省里的方案,站位高,布局大,方法新,阳西的落实方案要在‘实’字上下功夫,目标、措施、项目要实,实现媒体精准+产业;保障措施要实,要推动把阳西‘媒体+’三年行动方案纳入县财政预算,让‘媒体+’兵马既动,‘粮草’不缺。”
这份《方案》既拿出“真金白银”,也列出“责任清单”,阳西开展“媒体+”行动的决心由此可见。
事实上,作为农业大县,阳西农业资源丰富。据悉,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5.57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72.03亿元,稳居全省县级第一;建成全省最大的海水鱼苗生产基地,2024年商品苗年产量约33.1亿尾,占全省总量的48.7%。
一直以来,阳西借助媒体在整合资源、传播信息、塑造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落实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半径、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
例如,2025年阳江荔枝推介暨“荔香四海·产销共赢”产销对接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和采购签约,促成2.2万吨意向采购,金额达2.6亿元;程村蚝通过连续举办美食文化周,吸引30多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推动“中国蚝都”品牌走向全国。此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召开推进系统性变革动员部署会,阳西县融媒体中心作为首批共建单位加入共同体,也是阳江市唯一入选单位。
结合上述实际,《方案》明确在市场、产业、品牌、科技、文化、生活、智库、改革八个维度开展“媒体+”行动。
其中,“媒体+市场”是八项任务之首。阳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阳西将持续办好“味动中国”调味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程村蚝美食文化周等农副产品推介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喊全球吃广东农产品”“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等系列活动,以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重点农业类展会,谋划举办阳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阳西海水鱼苗发展大会。借助媒体力量,大力开拓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主销区市场,打造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阳西味道”,促进阳西优质农产品“卖全球”。
同时,“媒体+品牌”方面,阳西以阳西荔枝、程村蚝等传统优势品牌和预制菜、沙扒金鲳鱼等新兴潜力品牌为重点,打造“阳硒优品”品牌,为阳西特色农副产品建立品牌体系升级方案,也试点打造“好硒荔”等区域创新品牌。还将同步联动相关媒体电商平台,开设“阳西品牌馆”,推出媒体优选认证产品,提供流量扶持。
“在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媒体+’还可以有很多作为。”阳西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阳西将联合主流媒体推出《行走阳西》宣传报道,利用四条示范带对应的四季主题,推出春天丹江文化踏青、夏天沙扒海滨戏水、秋天农耕丰收体验、冬天温泉养生体验等专题宣传报道。此外,推出《长寿阳西》宣传报道,探访百岁老人饮食起居,探索当地富硒土壤与长寿的关联性,持续擦亮“中国长寿之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