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上海报道
在一些质疑声中,美股重启上涨动能,迭创历史新高。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些科技巨头市值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着美股市场过热或者估值太高,近期美股的上涨可能并不是靠估值来带动。市场已经消化了几个比较乐观的情景:第一,投资者认为“TACO交易”或会成为常态;第二,投资者认为今年美国经济会软着陆,美联储可能会降息2~3次。
在经济软着陆、贸易摩擦尚未失控的情境中,李长风预计,美股的每股盈利增速可能比较乐观。第二季度财报披露后,市场就能够看到企业实际盈利数字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程度。
此外,投资者也愈发关注其他市场的机遇。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对记者表示,在美元走弱的情况下,资金大概率会向新兴市场回流,比如香港市场的IPO扩容就大幅吸纳了全球资金。
展望未来,李长风预计,中国经济的转型步伐不会停歇,尽管短期市场可能受到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但伴随企业质量改善,国内利率走低,中国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与此同时,美国市场虽具备结构性成长优势,但投资者需警惕潜在高波动风险。
美股新高后何处去?
告别4月贸易阴霾的至暗时刻,市场风险偏好已显著回升。
李长风表示,近期美国、欧洲等地股市的上涨是由基本面带动,而不是情绪或估值带动,主要市场的盈利修正方向普遍往上。有一个例外是日本市场,日本是大型出口国,日元升值影响了日本企业业绩。
在近期美股多次创新高背后,李长风分析称,美股企业盈利展望从4月份低点持续好转,企业业绩仍具备韧性,未过多受关税影响。此外,AI投资热潮继续,AI巨头持续展现强劲的成长态势,有望带动整体股市维持在较高位置。大型科技巨头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美元走弱对盈利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但近期“大而美”法案通过后,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可能迫使长端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压制股市估值进一步提升,加剧市场波动。
长期来看,李长风预计后续美债利率将偏高,向上震荡的可能性较高。首先,考虑到美国“大而美”法案和庞大利息支出,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会维持在偏高水平。其次,在全球贸易摩擦后,市场对美元信用的认可度也降低了。第三,美国婴儿潮人口逐渐退休,美国管制移民,一系列因素都会让通胀长期维持在偏高水平。
尽管许多投资者仍会持有美元资产,但美元重要性无疑会随时间慢慢下滑。李长风表示,这并不是说未来3—5年投资者就立刻完全不想持有美元资产,但是会逐渐地更多配置非美元资产。目前投资者对黄金的看法偏乐观,美元的重要性下滑,其他资产的重要性还没有同步提升,当中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填补。
市场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李长风认为,维持长线投资仍是历经时间考验的最佳投资方法之一。正如巴菲特所言:股市是一个将钱从没耐心的人转移到有耐心的人口袋里的机制。
中国市场长期可投资性提升
在贸易问题和缓与中国经济回稳的背景下,李长风表示,中国刺激政策的出台节奏和力度可能会以渐进方式为主,政策工具也将更注重精准性和灵活性,投资者可以更聚焦中美资本市场转型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从资产配置层面来看,目前中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与基金占家庭资产配置比例仅约为12%,与美国家庭平均约40%配置于股票市场相比,有显著提高空间,李长风预计,资本市场改革与国内利率走低可能是重要催化剂,有望带动资金流向股市。
在近期资本市场改革后,李长风表示,中国企业的分红水准正在持续改善,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股息率已经来到3.5%左右。企业将账上现金转为分红,有望强化净资产收益率并提升估值,这一现象代表着股市的可投资性正在改善,对比债券的相对投资价值也显得更具吸引力。
中国证监会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与红利派发不断提升,朱良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可投资性正在提升。从基本面看,A股上市公司整体收益上修较正面。民营企业的未来也比较乐观,资本开支提升,净资产收益率也有见底回升的迹象。
朱良还表示,港股和A股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资金,一个全球性资金相对较多,另一个本土资金相对较多。从上市公司构成看,港股和A股也有比较好的配合,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看好红利、新质生产力、新消费
与关税的具体数字相比,市场更担忧的其实是其带来的不确定性。朱良表示,中国的迅速应对让不确定性下降得很快,中国股市从而大幅反弹。
整体而言,朱良认为A股估值水平仍比较有吸引力。目前市场还不是特别热,整体情绪比较健康,股票型基金或者偏股型基金的发行量目前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在实际利率下行的大周期内,股票市场估值往往会摆脱低估水平,这种环境对A股构成利好。如果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走强,那么会继续支持资本市场的贝塔收益。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在实际利率处于1%~2%之间时,朱良发现,中证800指数未来一年的正收益概率较大。从贝塔收益的角度,目前1.7%左右的实际利率意味着A股市场处于比较稳健的状况。
从阿尔法超额收益角度看,在低利率环境下,朱良比较偏好股市中的长久期资产。第一类是现金流比较健康,而且能够持续分红,不断提高分红率的企业。第二类是净资产收益率可持续增长的公司。
未来哪些板块预计会表现较好?朱良表示他相对看好三个方向,第一是红利板块,第二是新质生产力板块,第三是新消费板块。
在李长风看来,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具备稳定经营模式与现金流收益、得以在不同宏观情景持续库存股回购注销与增加分红的高质量题材,这类题材可能在低利率环境持续收获投资者青睐。另一方面,那些短线受益于市场情绪回稳而超涨,但没有基本面支撑的赛道则可能面临风险。
展望未来,朱良和李长风一致认为,投资者可秉持长线投资思维,把握中国股市因潜在资金流入与治理改善带来的结构性估值提升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