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6 17:45:00 股吧网页版
PAM通路靶向治疗开启HR+/HER2-晚期乳腺癌精准治疗新阶段
来源:上观新闻

  在女性健康领域,乳腺癌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威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指出,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揭开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困境的面纱。这类占乳腺癌70%的亚型,正面临CDK4/6抑制剂治疗后耐药的严峻挑战。令人振奋的是,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取得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治疗困境:HR+/HER2-晚期乳腺癌现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国内乳腺癌诊疗的重要中心,高度重视乳腺癌分子分型治疗,这有助于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基因检测的方式寻找常见的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位点可能与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HR+/HER2-晚期乳腺癌作为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其治疗之路充满坎坷。尽管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患者预后显著改善,但晚期患者的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这类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具有特殊的依赖性,却也常常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进展。

  耐药挑战:重视影像学检查和动态监测

  CDK4/6抑制剂的出现曾为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成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耐药问题日益凸显。耐药是晚期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患者对CDK4/6抑制剂产生耐药后,治疗选择变得极为有限,化疗往往成为无奈之选。这种局面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沉重负担。

  耐药的主要表现包括:根据影像学标准(如RECIST1.1标准),出现原有肿块增大或新发病灶;此外,也可能伴随压迫症状加重、疼痛加剧、骨进展(如骨破坏增加、压缩性骨折风险)等。解决策略主要是建议患者每6—8周进行一次全面影像学复查,监测病灶变化。对于长期稳定的患者,随访间隔可适当延长(如3个月一次)。动态监测至关重要。一旦发现耐药,医生会根据耐药出现的时间判断是原发性耐药还是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患者可能需要转向化疗或ADC药物;继发性耐药患者则倾向于继续使用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具体方案依据临床经验和基因检测结果决定。

  机制探索:PAM通路异常与耐药的内在关联

  深入研究发现,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导致耐药的关键因素。这条被称为PAM的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在中国患者群体中,超过半数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存在这条通路的基因变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KT1基因的激活突变会直接导致PAM通路的持续活化,而PTEN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则丧失了其应有的抑制作用。这些分子水平的改变不仅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更削弱了现有治疗药物的效果。这种分子层面的认识为开发新型靶向药物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精准突破: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

  基于对PAM通路机制的深入理解,科学家们开发出了针对这一通路的新型靶向药物。这些创新药物包括mTOR抑制剂、PI3Kα抑制剂以及最新获批的AKT抑制剂等。它们通过精确阻断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恢复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

  这些靶向药物与传统内分泌治疗的联合使用,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它们不仅能够克服耐药问题,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重要的是为已经对CDK4/6抑制剂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种治疗策略的改变,正在重新定义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模式。

  个体化医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

  要实现真正的精准治疗,基因检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医生可以准确识别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从而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治疗策略,正在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治疗模式。

  张剑教授指出,基于基因检测结果的靶向治疗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毒副作用。随着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这种精准医疗模式。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加速进入乳腺癌治疗新阶段

  PAM通路靶向治疗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乳腺癌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临床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更多创新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前景将会越来越光明。

  与此同时,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全程管理的理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都在推动着乳腺癌治疗向更人性化、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实现更长久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