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6 20:51:15 股吧网页版
懂车帝这事闹大了
来源:OFweek

  似乎每次懂车帝的测试,都能引起圈内的一阵骚动,更何况这次还被马斯克转发了。

  懂车帝联合央视新闻,在封闭高速中模拟现实中一些典型低概率但高风险的事故场景,实地检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真实表现。

  共计设置了15个高风险场景,累计模拟碰撞200多次,覆盖了国内外20多个品牌36款车型,最终呈现的6大测试结果,很贴近实际高速体验中的高危瞬间:

  施工路遇卡车以及高速临时施工,测试的是系统识别突发障碍物和路线调整能力。前车惊现事故车、消失的前车,重点是系统的决策反应与AEB触发。高速入口加塞车,考验系统对“边界模糊”情况的预判能力。

  而至于“莽撞的猪”当然不是来搞笑的,这其实是整个测试中最极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它测试的并不仅仅是系统“看得见”就够了,而是多层感知+动态识别+紧急反应链条是否完整。很多车型在这一关掉链子,是因为系统根本没“把猪当回事”,误以为是塑料袋、地面阴影等“低优先级物体”。

  能不能避免一次事故,有时就是几秒钟的识别与决策。

  不管你发布会说得多么天花乱坠,这真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了”。

  谁最靠谱?

  整场测试,榜一大哥是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X,通过5/6,表现稳定,怪不得马斯克连夜转发。

  问界和小鹏可以算作测试的第二梯队,蓝山、小鹏G6、问界M9 Ultra均通过3/6,体现中高阶NOA系统在复杂场景下仍具备基础反应力。还有智界R7、腾势Z9 GT EV也达到3/6,表现较好。

  可以看到第二梯队的车型,在复杂场景下也展现出了较强的场景适应能力和系统反应逻辑。比如在施工车道占用、高速临时施工、前车急刹这类需要实时识别并决策的场景中,都表现出了比较好的稳定性。

  整体来说,以上车型的共通点:要么智驾起家,要么自研算法深度集成。较少套件主义,不是简单对料,而是真的在做决策逻辑训练。这些车型的智驾表现,至少达到了一个门槛:能看见,有动作,反应还算及时。不算天赋异禀,但起码知道刹车在哪。

  AION RT、铂智3X、阿维塔12这几款车则处于临界点的位置,均通过2/6,处于部分基础场景应对还行,但面对需要动态预判、复杂博弈的场景,就略显懵圈了,缺乏可靠的判断和控制策略,说明智驾能力处于能用但不太可靠的临界状态。

  而剩下的车型,则属于天塌了的状态,几乎所有项目全面落败,0分、1分者占大多数。其中不乏很多平时标榜自己智能的车型,在关键AEB项目中也完全看不见、刹不住,看得人比较失望。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各品牌参测车型配置存在差异,部分测试车为中高配带高阶智驾包,部分为基础款或未搭载激光雷达版本,这会显著影响识别能力与避障反应速度。跳出榜单在评判“谁靠谱”时,也应结合具体配置来看待。毕竟不能让一台“白嫖版”去挑战奥林匹克田径标准。

  而且本次测试聚焦高速,但其实城区场景才是智驾到终极考场,比如特斯拉在高速表现好,但在上海延安的加塞场景仍存争议,测试还是局部验证,智驾能力需要的是全域评估。

  整体来说,智能驾驶的鄙视链已经拉开,真正具备感知-决策-控制能力的NOA系统,才可能面对复杂突发场景不掉链子。

  NOA上车≠智驾落地

  这几年各大车企很喜欢强调“高阶智能驾驶上车率”,但NOA能上车,不代表能上路、能避险,看得见+躲得开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很多品牌堆料也只不过是在叠加硬件,比如激光雷达+域控+高精地图,但其实软件算法、数据训练还有安全冗余都做不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看得到但是反应慢,比如误判或是反应滞后。还有就是看不到就当没事。

  这次测试比较像一次压力测试,逼出产品最脆弱的边界,也是用户最不能接受的故障。

  有些品牌可能还在推锅,甚至很多媒体也会帮声,“这不是NOA触发范围”“这是AEB没有识别”“这个场景特殊”……

  但别忘了,普通用户买车相当于把命交给你了,你卖了我智驾包,吹得天花乱坠,我信了上高速,结果出事故,你一句“这不在系统范围”就撇清关系?

  其实很多时候,用户也未必真的需要那么多高阶智驾,但别让用户当小白鼠。品牌也可以不宣传自己的智能驾驶,别搞虚假宣传就行。也不一定要遥遥领先,关键时刻别掉链子就行。

  当然,参与测试的部分车型本身就为搭载NOA系统或非NOA功能覆盖场景,例如“高速入口加塞”、“莽撞动物横穿”本身超出了LCC+ACC的能力范畴。这类能力缺失未必意味着“虚假宣传”,而是行业缺乏对用户的智驾功能等级教育。

  如果用户购买的是辅助驾驶系统,而非含路径规划与主动避障能力的高阶NOA,就不能期待其在临界场景中独立救场。

  但问题也正在于此——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车企宣传中的“辅助驾驶”具体包含什么,交了上万元的智驾包费用后,发现系统连“变道避让”都不能自主完成,误以为系统能力虚标。

  所以这份榜单够残酷,越多品牌破防,才具备真正的现实意义。

  写在最后

  建议上榜品牌也别急着破防,要敢于晒技术、晒数据,而不是搞虚头巴脑的营销。智驾也不再是选装项,应该是生死线,测试只是不及格,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事故风险上升。尤其是混动车型,还需要进一步补齐智驾短板,不然高阶配置形同虚设。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不要只看价格、空间、动力,也可以开始关注“遇到突发,这智驾系统真的能护我安全?”,真正的智驾不光能开得快,更要停得住。

  这不是一份谁更聪明的智驾测试,而是一份谁更靠谱的生死考卷。这类硬核测试越多,车企讲故事的空间就越小,真正以安全为底线的技术创新才能被看见。

  当然最重要的是,任何购车用户都需要明白,智能驾驶始终存在安全边界,自己才是生命的第一责任人。没有系统能100%避险,任何场景都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千万别在开车时睡觉!

  -END-

  原文标题 : 懂车帝这事闹大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