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6 22:13:10 股吧网页版
地质灾害不容小觑,244起成功避险案例说明什么?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

  今年以来,南方多地遭遇异常降雨,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复杂。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为主,风雹灾害、干旱灾害、台风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沙尘暴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不同程度发生。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503.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次,倒塌房屋4300余户2.96万间,损坏房屋10.6万户34.7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8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

  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57次,最大震级为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造成12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9.45亿元。受地形地质条件叠加连续降雨影响,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四川、贵州、云南、西藏4省(区)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74人,占全国总数的88.1%。

  上半年,全国共出现21次区域暴雨过程,其中6月17日—23日,西南地区、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大范围强降雨,降雨100毫米以上覆盖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单点降雨强度大,具有极端性,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南方多地出现严重城市内涝。洪涝灾害造成79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51人,紧急转移安置38.1万人次,倒塌房屋2100余间,损坏房屋4.9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68.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3.9亿元。

  地质灾害给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不容小觑。面对地质灾害,相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巡查排查和群测群防,果断转移受灾害威胁群众,多次成功避险。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今天(7月26日)印发的“2025年1-6月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公布了244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典型案例显示,各种防灾减灾救灾措施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025年2月以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新湾乡出现持续降雨,2月20日18时53分,新湾乡饭坑村8组3户居民屋后在册崩塌隐患点安装的监测预警设备发出预警,预警设备声光报警并自动发送预警短信通知各级主管部门。受威胁的3户12人听到报警声后立即向屋外撤离。18时56分许,该隐患点发生崩塌,体积约200立方米,崩塌体冲至坡下,造成一户居民房屋损坏。监测设备实时预警,受威胁群众收到预警信号紧急避险,避免了人员伤亡。

  2月23日8时32分许,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省犍为县芭沟镇工农村3组白石岩区域发生一起崩塌,体积约900立方米,冲毁下方道路及便民通行桥,6名正要通过此区域的村民被成功劝拦,崩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17日8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地质灾害监测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清湾镇六到村大楼组一居民房屋后的山沟冒浑水,随即向上级报告。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协同清湾镇党委、政府研判分析,判定有发生泥石流的风险,当即决定转移受威胁群众,8时10分,11户31人全部撤离完成。撤离约40分钟后发生泥石流,方量约4200立方米,造成21间房屋不同程度损毁。因提前撤离群众11户31人,无人员伤亡。

  5月22日11时41分许,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宽州镇东门湾村恒德盛敬老院西侧发生一起滑坡,因提前发现险情,敬老院17人全部及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5月31日13时许,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木加甲村木加甲一组洛嘎穷沟暴发泥石流,因预警及时,避免7户35人可能因灾伤亡;6月10日4时许,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发生一起崩塌,因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7户13人,实现成功避险;6月28日9时30分许,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前进社区发生一起崩塌,因预警及时,避免了31人可能因灾伤亡。

  自然资源部表示,各地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压紧压实防灾责任,切实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临灾避险等,严格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要求,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