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小程)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开幕,矩阵超智首次向公众动态展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MATRIX-1。此次演示主要突出三方面亮点,一是全新机器人“大小脑-本体协同”操作系统首秀,基于MatrixBrain具身智能大脑,首次实现认知推理大模型(大脑)与具身运控操作大模型(小脑)的端到端协同。
二是进行工程化动态验证,MATRIX-1展现了拟人自然步态行走(复杂地形自适应性与抗干扰能力)、多任务上肢协同操作(抓取/传递/精准操控)、沉浸式人机交互体验(动态响应人类指令)等技能。
三是全栈式技术闭环的价值提高,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突破使运动效率提升40%、自主开发的运动控制算法降低能耗35%、泛化能力支持商业服务/制造业/医疗/家庭等8个场景快速部署。公司透露,首批订单已超额完成,产能建设加速推进。
“这次是我们首次将人形机器人进行线下展示,大家可以直观看到,我们的MATRIX-1已经具备完整的行走能力,在完全无保护状态下实现了稳定性的大幅提升。”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向记者介绍道。
谈及机器人的“用武之地”,张海星介绍,目前MATRIX-1已经实现用户指引、导览交互等功能,可以在商业接待、场所引导以及质量安防巡检等场景落地。
之所以主攻上述场景,而非其他厂商主打的工业场景,张海星认为,工业场景存在标准化难题,非标动作多,需要针对每个岗位进行训练适配。考虑到工厂岗位时薪和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当下投资回报周期不理想。“因此我们优先选择高端酒店等能立即提升体验的高附加值场景,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成本下降后将逐步拓展工业领域。”
目前已有不少四足机器人在巡检场景落地,为何矩阵超智要在这一场景尝试人形方案?张海星回应称,实际场景中很多保安打卡点需要达到人类身高才能操作,四足机器人在高度上存在局限。而且传统巡检需要人工拍照汇报,而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就能全程记录,本质上是一个智能移动摄像头,因此人形更为合适。
张海星透露,目前MATRIX-1的“大脑”系统基于开源模型架构,针对本体特性进行了微调。年底矩阵超智将推出自研的大脑系统,计划开放行走、操作、感知等能力,赋能生态伙伴进行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