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迈入常态化、规模化新阶段。7月26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上,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发布。
记者了解到,在《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立法支持下,依托前期数百万公里运营里程和海量实证数据,此次发放的运营证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共四款车型。为确保运营安全,申请企业须配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安全员,保障“主驾无人”试点有序推进。此外,申报流程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进一步优化,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上汽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和上汽友道智途双双获颁牌照,上汽集团由此成为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双牌照”的企业。
智己汽车已具备L2、L3、L4级全栈量产能力,依托“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底座以及上海自动驾驶实训场景高效迭代,智己IM AD辅助驾驶系统能够灵活处理高速ETC收费站、环岛、掉头、潮汐可变车道、人车混行等复杂场景,安全性能达到人类驾驶的6.7倍。目前上汽智己Robotaxi 累计订单超过30余万单、自动驾驶行程高达数百万公里,将L4级自动驾驶体验融入城市生活。近期,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与赛可智能(SAIC AI LAB)将启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国际机场的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面向公众开放。
友道智途在全球范围内为港口、物流园区、干线物流等场景提供智能重卡及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此次获颁示范运营牌照,将开启国内商用载货领域L4级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的先河。友道智途CEO王瑞介绍,将分“四阶段、九步骤”在洋山港稳步开展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示范应用和运营,“随着未来规模化运营,将使重卡运营成本降低三成以上。”
当天发布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为上海自动驾驶发展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TEU,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L2/L3功能新车占比超90%,L4实现量产。通过数据平台、训练基地、关键技术、制度政策多维协同,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在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涂辉招看来,此次示范运营牌照和《行动计划》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此前许多宏观政策落实得很细很实。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则是朝着大规模商业化运营迈出了一大步。”他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将推动城市交通系统迎来范式变革。未来要继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研究,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大范围试点落地。
上海建起超600平方公里“海陆空”一体化运营网络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上海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7035亿元,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达到164.5万辆,稳居全球城市首位。目前上海已集聚9家整车企业、600余家零部件企业,汇聚超过15万名高端人才。为加快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年内采集数据预计超过1000万个clips,并建立自动驾驶大模型评测体系,实现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的量产应用。
论坛现场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三大超级场景”建设成果:构建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跨城互联的超600平方公里“海陆空”一体化运营网络,实现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重卡、智能作业的规程化、标准化运行。同时,搭建超过200公里的智能道路数字底座,实现智能驾驶在多区域、多场景下的稳定运行与高效调度。
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出海进程,临港新片区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出海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数据跨境合规、数据加工、传输通道、算力统筹与集聚载体五大核心环节,构建“全链条贯通、全要素融通、全球化联通”的出海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