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斑马,帮我点一杯元神AI咖啡”,在全程通过对话方式完成规格、口味的选择,并下单支付后,不到一分钟,现场元神AI咖啡店的机器人就将咖啡送到了车旁……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在上海开幕,更多具身智能照进现实的方案,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人机共生的生活场景。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上海市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50%,越来越多的广州企业也加入到这场盛会。
具身智能和智能终端等“硬核产品”占比越来越重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最有希望应用的物理形态,也是这两年国际科技领域竞争的热点。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发现,相较于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具身智能和智能终端等“硬核产品”占比越来越重,更多人形机器人已从“静置展品”升级为“动态展示体”——它们不仅能自主完成移动、转向等基础动作,更能在限定场景中实现简单交互,彻底摆脱了传统展陈中被固定支架或围栏局限的“圈养”状态。这种从“静态陈列”到“动态运作”的跨越式转变,直观折射出人形机器人技术正经历从实验室研发向场景化应用的突破性进展。
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的“天工Ultra”首次亮相大会,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擎朗智能的双足人形服务机器人XMAN新品进行全球首秀,国内首个实现电力巡检四足机器人——杭州云深处科技的全新轮足机器人也在大会上进行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非夕科技与具身智能初创企业穹彻智能联合参展,以“具身智能照进机器现实”为主题,展示了自适应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蛋雕、按摩、挖冰淇淋、穿关东煮串串、服务器装配测试。非夕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王世全对记者表示,自适应机器人在助力产线工业自动化变革的同时,也逐步渗透进大众生活场景,实现真正的机器人通用,此次联合展示,将创新技术与生活化应用相融合,开启了机器人进入现实生活的新篇章。
作为国内领先的全功能GPU创新企业,摩尔线程现场展示了一系列国产算力赋能的合作伙伴应用,包括能够挖掘地铁隧道、下工地干活的挖掘机、工厂流水线一丝不苟工作的机械臂、天上飞的无人机……这背后是摩尔线程边缘AI计算模组的驱动。摩尔线程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国产GPU加持下的具身智能设备,在工业等生产领域更加有想象空间。摩尔线程先进MUSA架构,兼容主流GPU生态,并支持云边端全场景,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开发各种机器人控制算法;支持ROS等机器人操作系统,与各主流具身智能设备无缝对接;低功耗、高性能的AI SoC 芯片,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支持本地运行 DeepSeek大模型,让机器人瞬间变得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为机器人、机器狗和高端设备装上了国产大脑。
广州企业精彩亮相
本届展会聚焦高端化,展览展示规模空前,吸引了不少广州企业参展。
首次参展的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带来了5款产品,包括人形机器人——里掂F1。里工实业技术规划部总监蔡汝梁告诉记者,里掂F1是由里工自主研发的全尺寸轮式人形机器人,它具备高效移动与灵活操作能力,全身拥有20个自由度,腰部三折叠设计,可实现多种复杂的运动动作,同时,结合SLAM技术和先进人工智能算法,F1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决策,完成高难度任务。“公司还有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发布,伴随着工业应用场景的落地而逐渐市场化,所以,希望来人工智能大会开拓市场并展示人工智能工业化场景的成果。”
据了解,广州钛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首次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作为AI驱动的全球增长数字化服务商,钛动科技参展的是其自主研发的首个全球营销AI Agent(智能体)——Navos。钛动科技创始人、CEO李述昊对记者表示,Navos是钛动科技自研的首个企业级出海营销AI Agent,它致力于通过AI和行业大数据解决出海营销的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多年沉淀下来的数据和场景,训练AI Agent重构出海营销“洞察—创作—投放—优化”全链路,为企业出海提供指数级跃升的“效率+效果”。
作为国内智算基础设施及服务领域的领军者,信维集团今年是第三次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信维股份高级产品经理周杰豪告诉记者,此次大会上,维云科技正式发布了“液冷运维+GPU维修服务”解决方案,聚焦AI服务器高密度部署下的运维挑战,以及GPU RMA周期过长需要国内专业维修服务的痛点。
周杰豪表示,无论是技术合作、资源整合还是商业落地,都期待能在大会上找到匹配的伙伴,尤其是像信维、维云这样的企业,可能更关注在GPU算力、AI硬件运维等领域的潜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