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报价显示,本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价格延续上涨态势。以InfoLink的报价为例,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4.2万元/吨,涨幅为13.5%,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4万元/吨,涨幅为10%。
根据该机构的观察,随着报价基准点将调整为“不能低于全成本”,多晶硅致密料报价持续上升至约5万元/吨—5.2万元/吨,甚至不排除升至5.5万元/吨的可能性,实际情况将依据下游接受度而定,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4.9万元/吨,颗粒硅报价看涨至4.5万元/吨的水平。
InfoLink指出,本周硅料价格区间落差仍较大,也侧面显示上下游博弈仍未落定。随着前期订单出货逐渐步入尾声,本周均价更加贴近新签订单价格水平。然而仍需要注意,价格大幅提升的状况下,也诱发部分厂家规划复产提产的可能性,虽仍有部分厂家检修,但测算8月硅料产量有机会突破11万吨以上,甚至贴近12万吨的水平。
从硅料上下游情况看,上游的工业硅现货价格本周继续上涨。过去一周(2025年7月17日-23日),主力合约收盘价从8745元/吨上涨至9525元/吨,涨幅为8.92%。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看来,本轮工业硅价格大幅上涨,但下游对快速上涨的价格接受度有限。从供需来看,产量有增加预期但下游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增加,且行业库存压力仍在,预计工业硅现货价格上方空间不大。
与此同时,硅料涨价继续向下游传导。具体来看,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上行,其中,183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1元/片,环比上周上涨4.76%;210R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2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8.70%;210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44元/片,环比上周上涨6.67%。
针对硅片价格上涨的原因,硅业分会分析,从供应端来看,原材料多晶硅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硅片厂商在成本增加情形下普遍提价。同时,月初硅片厂商执行减产计划初显成效,市场供应小幅下降。从需求端来看,下游电池陆续开始接受硅片提价订单,下游采买订单增加。
据调研了解,本周行业整体开工率较上周变化不大,其中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在50%和4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50%—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在50%—80%之间。
展望后市,硅业分会认为,虽然前期硅片行业严重亏损,但随着近期硅片价格大幅上调,硅片厂商资金压力已获一定的缓解,部分厂商挺价诉求已转变为稳定出货。因此,硅片价格后续走势主要取决于下游组件接受的成本增加程度。
InfoLink也有类似观察,该机构指出,市场多数硅片厂家对目前价格以下的订单拒绝出货,并酝酿进一步提价,此举显示企业对未来价格修复趋势抱持积极态度,并有望推动报价再度上探,但短期内报价是否能被下游接受,仍需观察电池与终端环节的实际接受度。
此外,InfoLink提到,从供应端观察,虽然近期有个别硅片厂家传出上调开工率,但整体产业开工水平仍明显低于上月,对价格形成的压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硅料端已有部分厂商启动停产与检修计划,短期内硅料价格延续上行的可能性较高,预期将持续对硅片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电池片环节,本周,183N、210RN、210N三种尺寸产品均价皆上调至0.27元/W。InfoLink预计,经过各环节间价格博弈后,后续电池片价格理应再度上调,以覆盖成本压力,此外,出口退税预期取消也进一步支撑整体涨价。展望长期价格走势,受到政策驱动,电池片行情有望脱离目前贴近现金成本的底部区间,使厂家能重回正常盈利的健康水平。
下游组件方面,受供应链波动、“反内卷”政策调整影响,厂家确实将每瓦报价调涨1—2分钱,主要一线厂家开始减少低于0.7元/W的发货。具体来看,分布式项目组件价格方面,InfoLink预计随着8月新单逐渐落定交付,8月的组件每瓦价格有机会抬升1分钱水平;TOPCon组件集中式项目以约0.62元/W—0.68元/W的价格发货为主,其中低价受近期波动影响小幅抬升,整体价格稳定。
券商观点显示,随着多晶硅成交价格上涨、硅片/电池片报价提升,产业链中上游已实现有效价格传导。后续组件报价也将跟随上涨,产业链价格整体将逐步向覆盖全成本的中枢移动,测算产业链主要环节覆盖全成本后对应组件含税价约0.81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