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这是相关部门贯彻大力提振消费决策部署的又一重要举措,亦为今年下半年的消费大戏助力。
为什么说下半年的消费是一场大戏呢?在综合施策下,今年上半年消费“主引擎”势能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季增长,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这些数据构成了下半年消费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消费的期望目标。
尽管今年上半年消费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实现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既定目标,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过去4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6.2%),需要采取更有力、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夯实消费基础。笔者认为,唱好今年下半年的消费大戏,除了落实好既定政策外,市场各方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用好刺激消费政策,发挥好国家补贴的撬动作用。
以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代表的国家补贴,对消费的撬动作用是明显的。今年1月份和4月份,162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两批下达,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积极成效,带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近期,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已下达,剩余690亿元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各地要想方设法发挥好这批“国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协同地方补贴、消费券、促销活动,增加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提振消费的目标。
二是优化消费供给,引领供需结构升级。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向新”趋势,智能汽车、智慧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家居消费品等产品迭代升级,新品不断推出,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更是牢牢抓住了消费者。正是供需两方的双向奔赴,才造就了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的向好。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消费供给,推出契合当前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付费买单。
三是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
消费环境包括消费供给、消费秩序、消费维权、消费治理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消费者信心。
改善消费环境有章可循,且工作目标清晰。今年3月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随后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要“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累计开展缺陷消费品召回6470次,涉及产品1.08亿件。
消费环境的改善提升,要找准关键着力点,比如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让消费者实现“无障碍”消费,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
今年上半年,“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取得了积极成效,下半年要乘势而上,让消费“主引擎”的动能更加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