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精准布局,提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等七方面重点举措,为资本市场稳健前行锚定方向。
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会议提出,下半年将从市场稳定、改革、资产资金端优化、监管执法、风险防控、开放及研究等维度发力。期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会议明确“持续推进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预计期货市场在创新加速、严监管持续的背景下,将在新品种上市、对外开放及服务模式推广等方面有所突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部署七大任务:
全方位筑牢资本市场发展根基
会议强调,未来一段时间,证监会系统要不断集聚稳的力量、壮大进的动能,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具体来看,围绕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证监会将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在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方面,将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聚焦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将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同时严防利益输送和“浑水摸鱼”,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更好发挥公司治理内生约束作用。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在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方面,将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切实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在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方面,将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在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将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稳妥有序抓好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实落地,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持续拓展资本市场跨境合作新空间。
此外,证监会还将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业内深度解读:
洞察会议信号和期货市场新机遇
谈及会议对下半年资本市场的部署重点,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为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指引了发展方向。
从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程小勇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下半年七大工作举措主要围绕防风险、强监管和促高质量发展三大主线展开,其中“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和“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举措凸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二是在经济回升、政策稳定性和中国资产重估等方面明确表达信心,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三是强调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意味着未来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将得到重视。四是监管手段与时俱进,注重科技手段,表明强化监管的方向不变,市场机构需严守监管红线。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告诉记者,会议以“稳市场”筑牢根基,以“强改革”激发活力,以“防风险”维护市场运行,以“促开放”拓展格局,以“谋长远”前瞻布局。其中,“增强重大问题研究”作为七大任务之一,旨在提升政策制定的战略高度,加强国家战略领域政策储备能力,反映监管层对“研究先行”理念的重视。同时,三个“确定性”的提法,旨在以“确定性”对冲全球波动,引导市场关注中长期价值,重塑资产定价锚。
作为资本市场的关键一环,期货市场始终是每年会议聚焦的重点之一。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旨在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未来新能源、农业、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或继续迎来新品种上市,场内场外协同、期现联动等创新服务模式有望加速推广,为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支持。
“会议凸显了监管层对期货市场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导向。”在程小勇看来,下半年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望加速。同时,期货市场严监管的主基调不变,除经纪业务以外,期货经营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交易咨询、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业务上需继续加强合规管理。此外,会议提到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一方面有利于期货市场迎来增量资金,提升期货市场资金容量;另一方面将给期货公司带来新的挑战,中长期资金在股指、国债期货方面的套期保值要求较高,意味着期货公司设计风险管理方案时要兼顾增强阿尔法收益与降低贝塔风险。
韩乾认为,在政策指引下,预计期货市场下半年会在三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是新品种方面,新能源金属、天气衍生品、碳排放权等“新”“绿”品种将加速上市;其次是更多的对外开放路径可能落地;最后是“保险+期货”模式有望进一步推广至更多农产品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