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詹钰叶)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7月初集体上报,目前已全部拿到批文,最快将在月底启动发行。业内预计,未来浮动费率基金将不断扩容,并成为公募基金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趋势。
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等基金公司在7月4日集中上报了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其中华泰柏瑞、国泰等5家为首次参与。证监会信息显示,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7月24日获得注册,均已拿到批文,很快就能面世。
根据公开资料,与以均衡策略为主的第一批产品不同,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有4只为行业主题基金,主要涉及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热门领域,从名称看更侧重成长风格。
费率方面,与第一批产品一致,本次获批的基金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即: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此外,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不过,本次12只产品中,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东方红资管旗下的东方红医药创新混合对管理费升降档阈值进行了差异化设置:升档阈值不变,降档阈值则上调为跑输2个百分点。
首批与业绩挂钩的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启动发行。信澳优势行业混合在7月23日宣布结募,至此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全部顺利结束募集,合计募集规模接近260亿元。
证监会此前表示,未来将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浮动费率基金将不断扩容,并成为公募基金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趋势,行业将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
中金财富指出,浮动费率机制下,基金的管理费结构被拆解为三部分: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超额管理费。其核心特征是将产品的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持有期和持有期间收益直接挂钩。这一机制很大程度上将扭转公募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