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网络消费质效等提出9方面23条举措。
根据《方案》,相关部门将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消费与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措施统筹设计,提升融合消费政策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促进农产品消费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提升,助推冷链运输、品种培育等领域新技术快速进步。
《方案》提出,要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在流通端,《方案》围绕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等提出一系列措施,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拓宽线下消费渠道。
《方案》强调,要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提升网络消费质效。一方面,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化拓展“数商兴农”,组织各地围绕兴农主题,因地制宜开展网络扩消费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升级服务,全面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同时,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指导电商平台以公益方式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培育一批扎根乡土的农民主播。
《方案》提出,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其中,将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游购乡村”等系列活动,推出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年俗节庆活动和农特产品;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文化底蕴,丰富乡村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