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09:11:50 股吧网页版
研发费用率不足1% 英氏控股递表前重要股东接连折价退出
来源:财中社

  近日,经营婴幼儿米粉、果蔬泥、泡芙等食品的辅食“一哥”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氏控股”)向北交所申请IPO。

  背负着上市对赌协议、研发费用却长期不足1%,这家婴幼儿食品商能否在2025年底的“最后期限”前完成上市?

  IPO前夕重要股东接连折价退股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背负对赌协议的英氏控股,须在2025年底上市:三年多前,英氏控股曾在2022年2月同全体股东签订一份对赌协议,即公司需要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成功上市。若未达成对赌协议,则公司及创始人需要承担回购责任,回购投资人股权。而如今,留给英氏控股的时间不多了,距离最后期限不足半年,按照IPO的正常流程,英氏控股想在年底前上市有一定的难度。

  《财中社》关注到,曾参与英氏控股对赌的原始股东、母婴巨头孩子王(301078)实控人汪建国旗下的私募资金,却在临门一脚之前撤退了。今年1月22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南京星纳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南京星纳亦”)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1127万股,高新汇利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241万股,转让价格均为14.9元/股。南京星纳亦的实控人汪建国,同时是线下母婴连锁店巨头孩子王的实控人。

  英氏控股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对赌协议签订的2022年2月,南京星纳亦以12.4元/股出资9000万元。

  2024年挂牌新三板后,英氏控股的市值已经超过90亿元,可按照南京星纳亦等股东转让股价计,其对英氏控股的估值约22.4亿元,缩水75%甩卖,汪建国“低价退股”打的是什么算盘?就在股份转让发生一个月之后的2月20日,英氏控股与西部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启动最新一轮的上市流程,上述股东是不知晓英氏控股的上市计划还是对其上市前景不乐观?

  汪建国倾向于通过收购打造母婴商业帝国。除了2024年以16亿完成对乐友国际全资收购,实现母婴连锁店巨头的“南北统一”外,他还在今年6月以超10亿元完成对头皮护理连锁企业丝域实业的收购,并且2024年12月布局护肤美妆赛道,以充分满足宝妈及女性消费者的需求,而持股英氏股份也表明他对婴儿辅食赛道的关注。

  英氏控股在招股书中解释,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南京星纳亦的实际控制人汪建国实际控制公司客户孩子王,且南京星纳亦提名了王子豪作为公司董事。但随着2025年1月南京星纳亦通过大宗交易转让其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其提名的董事王子豪亦于2025年1月辞任。

  孩子王不仅是英氏控股前股东的关联企业,同样是公司的重要客户,近年来稳居第二大客户。 在2022-2024年分别贡献6041万元、8129万元及8544万元销售额,分别占年度销售额4.66%、4.62%及4.33%。而在2022年,公司的第四大客户乐友国际贡献3017万元即2.22%销售额,乐友国际在2023年被孩子王部分收购并表,2024年被孩子王全资收购。

  汪建国套现1.7亿元离场后,4月15日,公司股东苏州祥仲和南京祥仲同样以14.9元/股清仓英氏控股股权,其背后是阿里巴巴原CEO卫哲创建的嘉御资本,而此时距离公司提交招股书申报稿不足2个月。

  2024年增收不增利,研发费用率不足1%

  作为婴幼儿辅食“一哥”,英氏控股的品牌“英氏”婴幼儿辅食在国内市场份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根据CIC灼识咨询估计,“英氏”辅食品牌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2024年居于行业首位。

  公司的线下线上业务三七分,线下渠道包括孩子王、乐友国际、爱婴室、小飞象、孕婴世界等专业母婴连锁渠道,以及覆盖沃尔玛、Ole、大润发、永辉、盒马、山姆会员店等全国超六万个线下零售终端,而公司线上业务近年在电商渠道推动下迅速崛起。

  近年来英氏控股业绩增长较快。2022-2024三年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3亿元、17.6亿元及19.7亿元,同比增长37.4%、35.7%及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2.2亿元及2.1亿元,分别同比变化64.9%、87.7%及-4.4%。

  2024年以后,公司营收增速放缓。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3%至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5.4%至8117万元。

  此外,公司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7.2亿元,销售费用率超36%,高于同为食品行业的贝因美(002570)和妙可蓝多(600882)。《财中社》注意到,英氏控股的电商平台费用占销售费用超一半,其中2024年电商平台产生了3亿元平台推广费和1.1亿元平台使用费及佣金。

  高额推广费用换来线上销售额大增,但持续性存疑。2024年线上渠道累计销售13.7亿元,占总营收约七成。但单电商平台的4.1亿元投流费用及佣金,直接分走了大量现金,更大的问题在于2024年公司增速开始放缓了。

  此外,英氏控股的研发费用率长期不足1%。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715万元,研发费用率只有0.87%,低于同行业的均值2%。2022-2023年更是只有0.43%及0.52%,在可比公司中是最低的。

  三年来公司毛利率分别55.2%、57.9%及57.5%。其中婴幼儿辅食毛利占比最高,在2024年达到61.2%,远高于卫生用品的41.7%。

  而且,公司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偏高水平。2024年,英氏控股毛利率高于主要从事婴配粉行业的贝因美的43%、主营奶酪棒等儿童食品的妙可蓝多的29%,也高于食品类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46.2%。婴幼儿卫生用品毛利率也高于同行业平均的37%。

  婴幼儿辅食的高毛利低门槛,推动多家公司跨赛道入局。2024年,三只松鼠(300783)的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营收7.9亿元;正在赴港IPO的母婴海淘品牌海拍客也推出自营辅食品牌“喵小侠”。

  此次IPO,英氏控股计划募集资金3.3亿元,分别用于孕婴童产业基地建设、婴幼儿即食营养粥等产能建设,及品牌建设推广、数智化。

  公司虽以婴儿辅食为主要收入,占比约八成,但自有产能只有婴儿米粉和卫生产品。根据招股书,英氏控股拥有自有生产车间的婴幼儿米粉及成长裤、纸尿裤、纸尿片等产品外,其他婴幼儿辅食、儿童食品、营养食品及少量婴幼儿卫生用品均采用委托生产(代工厂)的模式,扩产能迫在眉睫。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