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塑全球格局的背景下,7月26日至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密集举办多场高规格国际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技术标准统一与发展鸿沟弥合,标志着国际社会在构建有序AI治理体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7月26日举行的人工智能标准化国际合作论坛上论坛汇集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权威机构及全球产业界代表,共同推动形成具有全球共识的AI标准化框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曹诚焕强调,国际标准对人工智能有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驱动人工智能创新、防范风险、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未来将持续推进包容、普惠、负责任的AI标准体系建设,致力于让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公平地参与到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中。
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科技伦理及科技伦理审查评估》、《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治理实践指南》、《全球工业人工智能导则》、《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促进金融机构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倡议书》、《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十大卓越案例》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旨在推动全球构建人工智能有序发展生态体系。
7月27日,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弥合人工智能鸿沟国际合作论坛在沪举行,旨在推动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放合作与技术共享,促进跨区域、跨行业的知识交流与能力建设,助力弥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鸿沟。
在论坛的两场圆桌论坛上,专家们普遍认为,需加强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治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建设与跨国协作,推动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公平普惠发展,推动构建包容、公平的多边全球数字治理体系。
活动当天,联合国框架下首个聚焦人工智能合作的专门国际机构——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新址也宣布在沪启用。联合国副秘书长、秘书长数字和新兴技术特使阿曼迪普·辛格·吉尔,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代表兼执行干事邹刺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曹诚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司司长杰森·斯莱特等国际组织领导前往位于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成果转化中心的该中心新址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界面新闻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悉,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旨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址所在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是闵行区着力打造的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区域累计汇聚13000余家企业。未来,中心将汇聚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合力,携手各方加快打造国际AI创新枢纽,助力闵行打造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产业集聚区,加速全球招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当天,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与多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协议,深化关键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合作,包括:与澳门转化医学中心签约发起共建“中国-沪澳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中心”,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签约共建区域国别研究院,并与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金砖+人工智能联盟网络”中国秘书处、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及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新加坡)作为首批主体正式入驻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