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17:05:40 股吧网页版
央行: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4.4%|绿色金融周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重点关注

  1、央行: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4.4%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根据报告,2025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分别为18.75万亿元、8.25万亿元和4.95万亿元,上半年分别增加2.11万亿元、5889亿元和5622亿元。分行业看,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66万亿元,上半年增加674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64万亿元,上半年增加6397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半年我国绿色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且增长超过两位数,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广东启动“节能降碳”专项融资行动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广东省能源局启动“节能降碳”专项融资行动。该行动旨在通过强化政策工具运用、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创新融资服务模式三大举措,为包括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服务公司、节能技术设备(产品)生产制造企业等在内的节能项目投资主体提供专项融资服务支持。推动节能降碳领域信贷支持将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政策工具运用,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引导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供给并降低融资成本。二是畅通供需对接,按“可评估、可监测、可复核”原则建专项融资备选项目库,动态服务并加强对接辅导。三是创新融资模式,推行 “利率挂钩能效”,依能效水平定信贷要素并动态调整,同时引导专业机构提供公允评估测评服务。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省能源局联合开展的专项融资行动,展现出“政策 + 产业”的协作效应。通过三大具体举措精准引导绿色金融资源流向节能项目,为广东节能降碳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3、河南发布《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团体标准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的指导下,河南省金融学会发布了绿色金融团体标准《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以下简称《实施规程》)。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提供规范指引,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该规程紧密结合金融机构绿色建筑产业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贷款准入要求、管理流程及保障机制等内容,重点解决了绿色建筑标识认证滞后于项目融资的问题。这一举措有望打通信贷支持绿色建筑产业的堵点,提高相关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为河南省绿色建筑产业的加速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实施规程》由金融机构、建筑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联合制定,充分贴合建筑产业低碳转型的实际需求。通过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该规程为金融机构向建筑产业提供信贷支持提供了清晰指引,有望进一步加速河南省绿色建筑产业的转型进程。

  4、广东就造纸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征求意见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提出,广东金融学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东莞市金融学会归口的《广东省造纸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该《指南》的出台,旨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健全转型金融支持体系,为金融监管机构、产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及造纸企业提供参考与指引,助力广东省造纸行业低碳转型。该指南的具体目录涵盖多个关键板块。在转型主体认定部分,明确了企业需满足的多项条件,如近两年无重大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转型目标与计划等。转型项目认定板块,详细说明了项目要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采用特定的低碳转型技术路径,且对新建及存量改造项目的碳排放强度均设定了明确标准。信息披露板块则规定企业在申请融资及获得资金后,都要按要求披露转型进展、资金使用、碳减排效益等多方面信息。该指南附录含造纸行业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列举能源结构优化等四类低碳转型技术路径;明确单位产品低碳转型碳排放强度水平要求,分设各级目标值和基准值;还规定了转型金融信息披露内容,涵盖申请融资及获资后的披露事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这一举措有望为广东省造纸行业转型金融活动提供规范依据,撬动更多资金精准支持行业低碳转型,防范 “洗绿” 风险,推动造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5、上周碳价最高73.85元/吨

  7月25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721-20250725)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3.85元/吨,最低价72.92元/吨,收盘价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21%。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490,070吨,成交额110,940,883.38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747,187吨,成交额122,490,301.47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237,257吨,总成交额233,431,184.85元。2025年1月1日至7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48,320,560吨,成交额3,608,109,013.09元。

  截至2025年7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78,589,224吨,累计成交额46,640,836,116.60元。

  二、绿金实践

  1、华夏银行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7月21日—23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成功发行。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150亿元,附不超过50亿元超额增发权,最终发行规模200亿元,票面利率1.66%。本期债券获得市场投资者的积极关注和认购,全场倍数达2.16倍,投资机构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根据簿记情况,本期债券行使超额增发权,发行规模最终确定为200亿元。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重点支持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高效储能设施建设等绿色实效性强的清洁能源产业,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以及生态环境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绿色产业项目。据报道,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华夏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329.05亿元,较年初增加478.70亿元,增速16.79%。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华夏银行此次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不仅票面利率保持较低水平,发行规模达200亿元。这将为市场注入更多低成本绿色信贷资金,精准流向清洁能源开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清洁生产升级等领域。

  2、广州银行落地广州首笔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近日,广州银行为广州市某石化类轻烃深加工企业发放人民币2.8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该笔业务是广州市石化产业首笔、广州银行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广州银行在贷款落地中创新推出 “废水 + 废气” 双维度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挂钩产品。该产品首次将贷款利率与废气二氧化硫、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挂钩,建立动态定价机制,实现 “减排越多、融资成本越低” 的激励。经测算,企业每年预计额外削减二氧化硫 32.45 吨、化学需氧量 48.27 吨。同时引入 “环境绩效 — 融资成本” 双向调节条款,形成良性循环,为石化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广州银行此次发布“挂钩贷款”,创新推出“正向激励循环” 机制,将企业环保绩效与融资成本直接挂钩,激励企业节能降碳,为绿色金融支持石化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