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机器人热度持续高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北京机器人大会接踵举办。
而在深圳,7月28日,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开放日暨机器人街区首场巡演活动在深圳龙岗区举办。
什么是机器人6S店?
深圳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署长赵冰冰在接受包括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介绍,不同于传统汽车4S店的“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模式,机器人6S店在4S店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租赁(Lease)”与“个性化订制(Customized),以”六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多出的2S:租赁与订制激活产业新动能
当传统汽车4S店的框架被打破,机器人6S店新增的“租赁(Lease)”与“个性化订制(Customized)”两大核心服务,成为撬动产业落地的关键支点。
租赁服务瞄准了市场的“空白地带”。展会迎宾、活动表演、应急巡检等短期需求场景,无需长期购置机器人即可灵活调用。
活动现场,某展会策划公司负责人李先生正在咨询机器人租赁方案:“我们下个月有场科技展会,想租10台人形机器人做迎宾引导,6S店的租赁服务刚好满足需求,省去了购买后的维护成本,太方便了。”
这种灵活的租赁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与个人使用机器人的门槛,更能在短期内快速验证不同场景的机器人应用潜力,为后续的市场拓展提供数据支撑。
个性化订制则让机器人“按需生长”。餐厅送餐需轻巧灵活,工厂搬运需负重耐久,博物馆导览需精准讲解,6S店的技术团队从硬件设计、算法开发到外观造型,提供全流程订制服务。
例如物流机器人可强化负重能力,导览机器人内置文物数据库,高危作业机器人适配特殊环境。这种“千人千面”的解决方案,让机器人真正成为万能场景工具。
4S升级:传统模块的机器人生态再造
在新增2S之外,传统汽车4S功能在机器人这里也完成进化。
销售(Sale)首创“展销一体”,观众可亲手测试机器人关节灵活度、与机器狗互动指令,彻底打破线上销售的体验壁垒;零配件(Sparepart)打造“机器人急诊室”,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配件一站式供应,配合专业技术团队实现“快速响应、即时维修”,将设备停机时间压缩至最短;服务(Service)由资深工程师提供操作培训的“保姆式”支持;信息反馈(Survey)则通过实时数据反哺研发,形成动态更新的“用户需求数据库”与“场景应用图谱”,让算法优化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为何全球首个6S店落地龙岗?答案藏在产业生态的“黄金基因”中。政策层面,《深圳市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一2027年)》发布,按照“一署、两试点、六平台、N个场景”的建设思路,组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建成机器人剧场和示范街区两个试点,打造六大公共创新赋能平台,打造N个标杆应用场景。
产业积淀上,龙岗区集聚1.27万家机器人企业,拥有昇腾芯片、“云天飞书”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现场公布的数据显示,6S店已吸引200余家产业链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布局,大幅降低了企业的沟通成本、物流成本与协作成本,让创新效率呈几何级提升。
活动现场,众擎机器人演绎“斧头帮舞蹈”,乐聚的夸父机器人作为主持人,机器狗协同跳跃展现运动控制能力。
随着26家机器人企业集体签约合作协议,承诺将在技术研发、场景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度协作,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建设与规模化应用。
此次签约也被业内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机器人企业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的战略转变,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测算,随着生态体系的完善与技术成本的下降,未来3-5年,家庭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产品的价格将大幅降低,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