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19:41:11 股吧网页版
1㎡高达1000万元,美甲经济成悦己金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哪个女生没有做过美甲?

  第一次做美甲,多是和闺蜜挤在学校旁的小店。对着色板争豆沙粉和奶茶棕,一个说显嫩,一个说百搭,最后各选各的,指尖缀几颗水钻,走路总忍不住看,翻书都轻了些。

  如今,美甲早已不只是简单的涂色。它成为女生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动漫角色、雨后云朵等元素都能在指甲盖上呈现。

  复杂的制作工艺让美甲价格差异极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借潮玩热度,一副定制的LABUBU美甲价格能突破万元。成都某美甲店负责人李莉(化名)称,手绘LABUBU款需10小时左右,即便用模具,也得花6小时,且店内手绘由专业美术生完成。

  算一笔指甲盖上的经济账:一个指甲盖面积约1平方厘米,10000个指甲盖相当于1平方米。若按一个指甲盖1000元计算,1平方米价格则高达1000万元,全国顶奢房价也很难达到这个价格。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到2030年,中国美甲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指尖生意”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市场由谁主导,利润空间有多大,产业链还有哪些机会,行业又面临哪些挑战?

  资本早已嗅到商机,科蒂、欧莱雅等国际大品牌纷纷布局。如今,这小小的指甲生意,正呈现出“手绘节奏慢、资本布局快”的新态势。

  从千元到万元,IP联名美甲撑起新消费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公开平台找到了定制万元美甲的商家,发现其拥有37万粉丝,还开办了美甲培训学校。其作品中,千元价位只是基础,定制知名IP(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创意资产)的美甲价格更高。例如,《藏海传》中带有肖战形象的美甲6000元/套,《王者荣耀》的一款美甲价格达5000元。

  如今,不少美甲店铺也加入追逐热门IP联名红利的行列,“IP+美甲”的定制服务迅速抬高了单价,成为新的增长点。李莉介绍,店里一款美甲的款式费均价为两三百元,甲片延长280元,水晶甲片480元,也可定制LABUBU美甲。“模具是店里专门的美术生画的,就像饰品一样放在指甲上。”李莉表示,精美程度较高的美甲分手绘和模具两种,价格分别约为1300元和1500元,手绘需10小时左右,模具因提前准备,现场耗时约6小时。

  美甲经济,作为一种“口红效应”的延伸,近两年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据《精奢商业观察》报道,美甲护理品被视为可抵御经济衰退的品类,在可自由支配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既轻松又实惠的提振精神的方式,护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美甲能给我带来情绪价值,每天看着它就很开心。换季或者节假日前,我都会想着做一次美甲。”消费者花树树(化名)说。但她也遗憾地表示,美甲价格连年上涨,尤其北京的美甲价格能是长沙、佛山等地的2~3倍,“我在北京的小工作室做,一次就要1000多元。”

  众多消费者都在吐槽美甲价格高涨。“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纯色美甲300元起,稍微复杂些的涂色款式400元起步,要是再添加亮片等装饰,价格直奔700元。”消费者夏夏说。

  花树树还提到,大店和小工作室的区别可能在于胶、手法和素材。“工作室不像连锁店那样囤那么多货,比如想做镶钻或需要特定素材,可能要现买,一些技术也未必有。我之前想做浮雕胶的美甲,工作室就没有,也不会为一个顾客去购买,而大的连锁店这些通常都配齐了。”

  对于万元美甲,花树树认为价格不合理:“买一幅艺术作品装饰画,这个价格能买到很好的,但美甲维持时间只有一个月,原创性或艺术性也没那么强,不该有那么高的溢价。”

  200万家公司入局,高价真的能赚钱?

  在北京拥有十几家连锁店的LILY NAILS品牌创始人、总经理张文涛认为,万元美甲有博眼球的可能,但市场对高端定制美甲也有需求。他自2000年进入美甲行业,亲身见证了行业客群的鲜明转变:从早期以外国消费者为主,到近十年来中国本土消费者成为绝对主力。这一变化,既源于国人生活服务消费能力的显著提升,更折射出“悦己经济”的兴起,人们愈发愿意为满足自我愉悦与个性化需求买单。

  不过,张文涛观察到,近两年消费者更趋理性,美甲消费的频率和预算都有调整。在他看来,“提供个性化设计是趋势,但受经济形势影响,行业更应注重技术、服务和性价比的提升。不同消费层级有各自的消费认知,低价美甲也有其生存空间”。同时他提到,美甲已成为日常消费,“过往消费者只在夏天做美甲,冬天就停了,现在则不分季节,手部、脚部美甲都很常见”。

  这种理性在消费者花树树身上体现得更为直接。她表示,5年前刚开始做美甲时,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做一次,而现在已经两个月没做了。

  “动辄千元,美甲真是暴利行业吗?”面对这一疑问,张文涛算了笔账:“人工成本占30%~40%,房租占15%~20%,加上物料、水电,已经是薄利时代了。”他还提到,消费者最关注的材料成本仅占10%~15%。美甲从业者王楣(化名)则表示,美甲行业利润率接近10%,且小工作室偏多,大的连锁店不多,个性化定制更集中在个人工作室中。张文涛补充道:“更个性化的美甲一做可能8小时往上,一天一个美甲师可能就接待一个客人,时间自由、成本更低的模式适合小工作室,但是连锁店一次美甲时间约在3~4小时,不那么适合做高端定制化的工作,客单价约在500元。”

  在张文涛看来,美容行业的核心成本在人力,具备审美能力的美甲师更受欢迎,且目前行业对优秀美甲师的需求缺口较大。花树树也有同感,她说:“美甲行业与审美关联度很高,虽然不是所有美甲师都是美术生,但美术生在颜色匹配和还原上确实更有优势。”

  北京花漾美甲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培训学校提供15天的美甲课程,费用为4588元,课程从基础工具使用到各种款式的设计和销售技巧,还包括拍照和小红书运营等内容。完成课程后,学员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此外,学校还提供就业机会,与多家门店合作,帮助学员找到工作。“相较于其他容易裁员的行业,美甲算是比较稳定的工种,手艺是AI(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该工作人员透露。

  从行业整体规模来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天眼查获取的数据显示:现存美甲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占比90%,500万元以上的仅占1.61%。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是“美甲大省”,分别有13.2万家、11.1万家和10.6万家美甲公司,河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北省、湖北省和四川省的美甲公司均在4万~10万家之间。

  中研普华发布的《2024—2029年美甲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占据美甲市场40%市场份额,高端定制服务需求旺盛;二线城市(杭州等)增速最快,年均增长25%。

  据天眼查,美甲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从2019年的不到8万家,增至2021年的15.6万家,2023年更是翻倍达31万家。几年间,接近200万家企业入局。

  但行业始终处于快速迭代中,2019年至今每年新增企业数量都超过现存企业数量,这意味着每年倒闭的企业也不在少数。2025年,美甲企业数量迎来首次下滑,截至7月15日,现存17.4万家,较2024年的33.4万家减少近一半,且今年注销企业高达33.8万家。

  国际巨头纷纷入局,中国市场前景让人眼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一线城市美甲价格持续上涨,下沉市场的美甲店成了消费者的新选择。张文涛说:“一线城市的增量有限,但下沉市场的美甲市场就像北京10年前的样子。”花树树的行动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她虽在北京的工作室办了会员卡,却会趁游玩或出差机会,去长沙、乌鲁木齐等地做美甲。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甲护理市场,二线城市仍展现出尚未开发的潜力。Research Nester数据显示,中国二线城市渗透率仅为35%,而大城市则高达75%。

  放眼整个指甲护理市场,其发展前景被多家券商看好。据Research Nester数据,指甲护理市场规模在2024年估计为193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底将超过369亿美元,预测期(2025年—203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3%。其中,消费者对美容和自我护理的日益关注、家用套装的日益普及以及零售和线上渠道提供的众多优质产品,共同推动了指甲护理市场的发展。社交媒体潮流引领的美甲风潮,激发了创造力和消费者需求。

  Research Nester预测,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美甲护理份额在15%。中国以58亿美元的销售额(2024年)占据全球美甲市场主导地位,占亚太地区收入的42%。受电商(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35%)和高端化推动,该市场以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政策推动了进口量增长40%,而花西子等本土品牌则凭借人工智能配色工具推动创新(销售额增长30%)。

  《AMORE STORIES》指出,到2027年,预计全球美甲护理市场价值将达到116亿美元,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市场,亚太地区位居第二(中国增速最快)。指甲油(复合年增长率2.6%)和指甲强化油(复合年增长率1.7%)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随着市场潜力凸显,不仅个体门店,越来越多品牌和资本也加入美甲赛道的争夺中。目前,美甲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众多跨国集团占据着市场顶端的位置,科蒂、欧莱雅、露华浓、高丝、爱茉莉等国际美妆品牌均已布局美甲相关业务。其中,科蒂公司占据最大的美甲市场份额,约为13%;其次是欧莱雅集团,份额约为12%;露华浓公司和高丝株式会社的份额分别为10%和9%。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科蒂在中国市场尚未开展美甲业务。未来对于中国市场的美甲战略思考,截至发稿,科蒂集团未回复《每日经济新闻》的邮件采访。

  张文涛坦言,以前选择国外品牌的指甲油比较多,但后来发现国外品牌许多也是由国内的供应商生产,现在更多选择国内的一线品牌。他认为,中国美甲行业正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AI互联网时代,低端消费可能被取代,但是有温度的一对一的服务,不会一下子被机器取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