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28日电(记者闫鹏)27日下午,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AIforSME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顺利举办。这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纳入议程,与会嘉宾深入共探AI赋能中小企业发展路径,解锁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
第63届联合国大会副主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原副主席亚历山大·库伯大使发表了主旨演讲,将“中小企业赋能”从经济议题升维至全球数字公平伦理实践,并呼吁建立“科技巨头-在地创新者”新平衡,为AI治理注入多元共治灵魂。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忠泽表示,中小企业的改造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未来AI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之间参数的竞争,而是生态体系之间的标准之争。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地拓展大模型应用的场景,是中小企业转型工程中的破局之举,更是当前培育和形成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关键的路径。随着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完善流通治理体系,可解决数据“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的痛点。中小企业应通过“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以人工智能生态激发数据的动能。同时,要以“人工智能+”引领传统生活方式创新性突破,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樊文飞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大模型确实强悍,但是也有一些缺陷。新型系统钓鱼城克服了这些缺陷,把机器学习模型嵌入,自动发现逻辑条件并给出解释,以逻辑推理弥补大模型不确定性,在实际案例中,能让企业误差率远低于行业标准,为中国人工智能开辟差异化赛道,也为中小企业的AI赋能探索更多路径。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人工智能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转型关键。要真正实现AI赋能中小企业,关键在于破解中小企业的实际难题,打造普惠共享的数字生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力打造全球中小企业AI解决方案库,并在此次会议上发布推荐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行业答案。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蒲亚鹏表示,当前上海正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上海将聚焦企业遇到的堵点卡点精准发力,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创造广阔平台,持续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60安全云产品事业部副总裁王浩淇表示,企业在自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场景的选择、技术路线、安全风险等问题,360把纳米SaaS常用的智能体和大模型集合在一起,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门槛、快速上手,把工具转化成专家级的成果,实现“上午部署、下午提效”,赋能给每一个中小微企业。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佳琪表示,在城市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思特奇搭建了基于算力、数据、智能、模型和交互层的智算资源,重构AI应用开发范式,实现资源流动,政府-企业-开发者三级联动激活长尾市场,实现了智慧云端定制增值的一系列的端到端的服务。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付英波表示,人工智能不单是降本的工具,而是心智和指数级增量生产力。百望在数据智能背景下以智能体和MCP为核心构建整体的产品体系,切入企业最高频、最刚需的交易场景,实时支持3000万+企业同时交易,同时依托国家平台建设,一边连接各行各业数据提供者,一边连接数据的需求者,不断发展壮大数据资源。
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郭彦东表示,当前端到端VLA技术使得技术的门槛和使用成本急剧下降,每个中小企业都有机会获得一个新时代带来的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具身机器人已经在大量真实场景当中运用,不仅赋能中国企业,也让它们从中国走向全球。
论坛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国内外机构,共同发布“AIforSME全球普惠倡议”,该倡议首次实现“技术-政策-金融”三位一体的普惠框架,以开源破垄断,以场景促落地,以生态聚共识,把“人工智能+”从概念宣言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可跨境的全球公共产品,为中小企业注入“低成本试错、高确定性增长”的转型动能。
为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面临的挑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发起“AISolutionsforSME”全球方案征集,汇聚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当天,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有57项优质方案脱颖而出。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徐明,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贾勉和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共同登台启动“AI先锋”上海市中小企业人工智能优秀应用案例征集工作,以更多案例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