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芯节点·新突破——协同创新聚力加速智算破局”主题论坛上,国产AI芯片头部公司燧原科技发布第四代训推一体产品燧原L600及云燧OGX系列产品。记者了解到,燧原科技云燧ESL超节点系统也正在测试中,公司正在推进从万卡到十万卡的集群建设。
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赵立东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对于训练与推理需求、算力基础设施演进、开源与闭源方面的观点。
第三代产品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发布第四代产品之前,燧原科技经历了三代四颗芯片的“芯”路历程:2020年发布了第一代产品,完成了千卡集群;2022年发布第二代的训练产品和推理产品;2024年发布第三代推理产品燧原S60。
对于应用和市场推广情况,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OO张亚林表示,仅燧原S60这一款产品,就实现了7万卡的落地规模,在国产卡落地规模方面已进入第一梯队;支持超过300个应用场景,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搜索广告推荐、传统AI模型等;参与建设五大智算集群,支持“顶流”应用,服务10亿以上规模终端用户;推出了DeepSeek一体机系统方案矩阵,全面覆盖满血版、蒸馏版不同尺寸大模型。
“通过第三代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可以看出,泛互联网场景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张亚林说。

腾讯作为燧原科技的主要投资人之一,为燧原的算力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张亚林说:“大家手掌心上使用的很多腾讯应用都有燧原算力的支持,同时,燧原也以超大规模集群支持腾讯产业互联网客户的业务拓展。”
在超节点(一种算力集群新架构)生态方面,燧原从互联网、国央企、“东数西算”工程三个维度推进。燧原和头部互联网企业联合定制开发超节点,联合定制打造万卡训练集群;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高密度节点,参与运营商集群建设;与“东数西算”节点甘肃庆阳联合推进万卡集群项目,提供高效能国产化算力。
高能效推理正在成为主流需求
今年是燧原科技连续第六年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六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赵立东在论坛上分享了对于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

一是大模型训练规模越来越大,但玩家越来越少。高能效推理正在成为主流,OpenAI、DeepSeek都需要更大规模、更高能效的推理算力支撑。DeepSeek等模型的开源以及后续产品迭代,都驱动着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对推理算力的需求将是训练算力的百倍甚至千倍。
二是算力基础设施正在走向集群化、系统化。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包括超节点、网络技术、全光互联、低精度、分布式并行计算、虚拟化等,已不再是芯片公司单独可以完成,而是需要跨行业协作,多方聚力构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三是开源开放是必经之路。无论从打破垄断的角度还是技术发展的角度,都应进一步鼓励开源发展。开源降低了门槛,让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其中,在开源大模型基础上进行企业级的二次、三次开发,可以加速产品开发和产业落地的速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也在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中表示,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对大模型产业的落地至关重要。推理需求超过训练需求,推理引擎做得好坏至关重要。大模型推理加速需要充分挖掘算法、软件、硬件的协同优化。设计良好的系统软件能充分发挥底层硬件的效能。系统的极致创新能打破大模型依赖算力的范式。
已启动A股IPO征程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人工智能云端算力产品,涵盖芯片、板卡、智算一体机、液冷算力集群以及配套的软件系统。2024年8月,燧原科技在上海证监局办理了上市辅导备案,由中金公司作为辅导机构,启动了A股IPO之路。
备案报告显示,赵立东、张亚林直接持有并通过上海燧原汇智信息科技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燧原崇英信息科技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控制公司32.5087%的表决权。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2022年投资了燧原科技。此外,燧原科技的投资者还包括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子公司及产业基金、腾讯、美图公司、武岳峰科创、允泰资本、弘卓资本、红点中国、广发乾和、瑞安达泰、浦东投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