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独立游戏的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凭借深入人心的创意,独立游戏持续拓展着游戏设计的边界,为游戏行业的多元发展输送了不可或缺的动力。
VG Insights发布的《全球独立游戏市场报告》显示,在2024年1月至9月期间,独立游戏在Steam上创造了近40亿美元的总收入,这占今年Steam平台所有完整游戏收入的48%。
庞大的产业规模背后,有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游戏开发者要做独立游戏?
不同于商业游戏,独立游戏的特点是“创意自由”,这也是越来越多游戏开发者加入独立游戏赛道的原因之一。
上海鹰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鹰角网络”)联合创始人海猫络合物表示,“最近几年,无论是独立游戏的开发者数量,还是游戏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势头都非常迅猛。”

图源:时代周报摄
7月26日-27日,由鹰角网络旗下游戏创作扶持品牌“开拓芯”发起的“2025开拓芯游戏创享节”在上海正大广场开幕。
在首日的“拓芯之旅”分享论坛上,诸多海内外游戏从业者出席,带来了游戏开发与发行、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前沿分享。次日为大学生游戏创作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21款大学生游戏将角逐最终的8项大奖。
自2023年正式官宣后,开拓芯已连续三年举办该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投资、孵化等方式,鼓励与协助优秀团队进行游戏创作。
为什么要支持独立游戏?
“现在是独立游戏的黄金时代,几乎每个月甚至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个新爆款,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7月26日,thatgamecompany CEO陈星汉在圆桌会谈上以亲身经历讲述了独立游戏产业的发展历程。
谈起最初做独立游戏的经历,陈星汉颇为感慨,“我们从2005年开始做独立游戏,当时没有ios平台、Steam平台,所以独立游戏环境是非常狭小的。一个小游戏只有在任天堂、索尼和Xbox愿意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卖盒装实体版。”
据陈星汉介绍,早期独立游戏的发展曾面临严峻的渠道壁垒。彼时,游戏发行高度依赖实体零售渠道,售卖模式与书籍等实体商品相似,而货架资源往往向3A游戏倾斜。动辄定价60美元的游戏作品占据了主流市场,相比之下,定价仅10美元左右的独立游戏很难获得零售商的青睐,甚至难以争取到上架机会。在那个被渠道牢牢掌控的发行环境中,独立游戏的商业路径被严重挤压。
不过,随着Steam的革新,再到现在流行的手机游戏,陈星汉表示,“游戏的革新彻底让开发的门槛降到了最低,所以现在是独立游戏的文艺复兴时期。”
独立游戏的定义边界也正随行业发展不断拓展。作为游戏行业多年从业者,海猫络合物坦言,独立游戏相较于早期“不能接受投资、非公司化运营”的限制,如今这一概念更具有包容性,投资模式更加多样化。
“从玩家视角来看,独立游戏必须有特色,其核心特质在于‘个性鲜明和风格独特’。以《小丑牌》为例,这种游戏很好玩,它的风格灵巧、敏捷,有别于那些打磨至圆滑却没有特色的游戏。”
陈星汉认为,倘若游戏开发者一味迎合市场偏好,局限于“推测他人喜好”的创作逻辑,游戏行业难免陷入同质化的困局。相反,当创作者专注于自身的思考与表达,会催生出多元而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为游戏开发者赋能
开拓芯从赞助大学生比赛到成为比赛主办方,已经有5年的时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参赛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创意令人耳目一新。年轻的游戏开发者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对自己发展路线的规划愈加清晰。”鹰角网络开拓芯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图源:时代周报摄
在今年的开拓芯创享节上,开拓芯方面邀请了不同背景的评委老师提供不同的视角,包括知名工作室的制作人、研发老师、UP主、发行方、高校老师等,与参赛同学进行现场交流。
据了解,开拓芯目前给游戏开发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涵盖四大板块,分别是资金支持、资源共享、团队孵化以及线下活动。
上述负责人向时代周报介绍称,在资金支持方面,开拓芯通过注入资金,为工作室的长期稳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希望借助这一举措,支持更多优秀的游戏创意顺利落地,为整个游戏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在团队孵化方面,开拓芯游戏创业孵化器选址在游戏产业集聚地、产业资源丰富的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为新兴游戏开发团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外,开拓芯将音乐、动画、美术、发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整合成资源网,“我们把这些资源与所支持的团队共享,帮助团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更加便捷地找到解决方案,从而高效地完成游戏开发、上线以及后续运营工作。”
除游戏创享节外,开拓芯还会通过定期组织Game Jam、分享沙龙等线下活动,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上述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表示,现在很多参赛团队都会考虑将他们的项目完善并且上线,也有团队计划创立自己工作室。“几乎每年都有团队能够获得开拓芯投资入驻孵化器。如今的大学生们不仅有游戏开发的创意和才华,还有将游戏开发作为事业不断努力的坚定与勇气,真的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