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已至,汽车行业迎来新血液,哪类岗位需求多、工资高,未来汽车行业的人才发展方向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CAHRD)近期发布的《2024年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用工)对标报告》(下称《报告》),汽车行业过去一年整体人员总量大幅下降,工资总额略降,但人均工资仍呈现同比正增长,增幅最高的是研发人员,同比增长3.2%、营销人员同比增长2.7%、一线生产人员同比增长1.6%。
当前,随着“双碳”战略、智能化技术持续深入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的缺口已超百万人。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03万人。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按高、中、低三种发展情境人才需求量为9.2万~11.6万人。
在多家招聘平台上,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测试、智能座舱语音与AI系统测试等与智能化相关的岗位需求层出不穷,但仍一员难求。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为0.38。有业内人士表示,填补百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需要从高校源头开始培养,车企正向激励、当地政策支持三个维度长期投入,推动汽车行业“有人用、用好人”。
人均工资:自主首超合资
就业问题关切着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报告》显示,过去的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人员入职率(9.9%)略高于离职率(9.2%),在岗人员总量较上一年增加3.5万人,人均工资较2022年、2023年同比增长,至16.3万元。2024年自主乘用车板块人均工资首次超过合资乘用车板块,为17.8万元/人,同比增幅7.7%。

近5年,汽车行业人均人工成本与人均应发工资走势。图源《报告》
从不同岗位来看,“研发、管理技术、销售”三类岗位仍有大量人员涌入,尤其是新能源研发和智能网联研发人员,入职率、离职率差值分别为18.3%和19.0%。此外,行业销售专业呈现流入态势,入离职率分别为20.3%和15.1%,其中自主乘用车业务板块表现最为明显,入离差为15.0%。
对应地,不同岗位的人均工资水平也不同。在研发岗位,2024年,汽车研发人员平均工资约为26.1万元,同比增长3.14%。细分看来,新能源研发人员平均工资更高,约为27.39万元,同比增长4.6%;人工智能研发人员平均工资约为28.87万元,同比增长3.65%;大数据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0.52万元,同比增长1.26%。
汽车行业中,一线生产操作人员2024年平均工资在10万~15万元区间,营销人员2024年平均工资19.51万~30.99万元,管理人员2024年平均工资15.36万~97.82万元。
另一个层面,入职自主乘用车企业还是合资乘用车企业,也是汽车人才关注的一个方向。《报告》显示,2024年,自主乘用车板块人员规模持续扩张,同比增长13.8%,人员入职率为21.7%、离职率为11.2%,主要体现在研发、销售、生产专业;而合资乘用车板块人员规模持续缩减,同比下降7.9%,人员入职率为1.9%、离职率为7.9%
2024年自主乘用车板块人均工资增幅最高的是管理人员,同比增长8.3%;其次是工程技术人员,同比增长3.7%;再次是营销人员,同比增长3.5%;而合资乘用车板块人均工资正增长的仅有新能源研发和水平事业营销人员,分别是1.4%和2.7%。
新岗位、新需求涌现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相应的新型人才需求也随之提升。202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19个新职业中,出现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两类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职业。今年,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中,出现了氢燃料电池测试员。另外,行业还涌现出如汽车主播等众多新岗位。
汽车主播思雯(化名)告诉记者,自己隶属于某自主品牌汽车销售部门,需要自行撰写脚本、出镜、剪辑等。她表示:“运营一个视频账号的团队人数约3~5人,当然背后还需要公司统一安排投流等,底薪7000~9000元,再加业绩提成。”思雯的工作强度也较高,比如重要的车型传播等事件,她需要在3天内完成测评发布等,因此也需要加班剪片到凌晨赶项目。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员吴磊则告诉第一财经,自己需要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下进行重复多次的系统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收集数据并反馈。吴磊称:“这份工作并没有外界看上去的光鲜,虽然工资高,但是危险系数也相对更高,我们的工作常态是拿着电脑在车上改代码,还要考虑自动驾驶关联部品技术降本等。”
新岗位涌现的同时,汽车行业其他人才的需求也正在被看到。此前,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发文称,他看到很多朋友说汽车行业缺人,缺的是基层操作工人,但实际上这么理解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在新能源方向的行业趋势下,各家企业都在努力寻求技术创新和优化,比如充电效率的提升、智能驾驶的算法优化等问题都需要相关领域人才。
蔚来副总裁沈斐则认为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远不止百万人,最缺的是跨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亚迪方程豹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则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人才缺口也成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