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半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
7月28日,江苏省调查总队发布消息,上半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6元,同比增长5.2%。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8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1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00降至1.98。
从收入来源看,上半年江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31元,经营净收入3837元,财产净收入2778元,转移净收入615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近六成,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合计达32.5%,是收入来源的重要补充。四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0%、5.6%、2.0%、4.1%,贡献率分别为66.7%、13.6%、3.6%、16.2%。
2、全国首艘“移动海上实验室”,抵达连云港
7月27日9时28分,满载排水量7000吨的全国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经过48小时航行,抵达母港连云港港。该船建成填补了我国船舶与海洋装备实海验证中试平台的空白,也标志着无锡、连云港共建的全国首艘“移动海上实验室”正式进入到海上试验阶段。
无锡和连云港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的新“合伙人”。作为南北联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未来”号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联合设计,中船澄西总装建造,于2023年10月18日开工建造。
“未来”号总长110.8米,满载排水量7000吨,最大航速超15节,定员80人,续航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超60天,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未来”号从设计初期就按“乐高逻辑”设计,全身留满了标准化的“接口”,让其可以“即插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