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关情况。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在发布会上表示,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蕴藏着海量数据资源。2021年以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走出了一条激励数据创新、激活数据潜能的浙江路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新闻发布会,每经记者周逸斐摄
建成“数知通”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
关于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谢小云介绍,首先是率先将数据知识产权写入该省的两部地方法规,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会同省数据局等10个部门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
两部法规为数据知识产权颁发“身份证”,赋予登记证书作为数据集合持有的初步证明和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权益保护的初步凭证,数据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开展登记以来,已吸引27个省(区、市)的企业登记2.2万件,数据活力加速显现。
其次是建成“数知通”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8个全国性交易平台,入驻服务机构180家,建立“运用意向精准推送、服务资源及时对接、转化通道个性定制”的服务机制。企业在申请登记时即可勾选运用意向,平台自动派发,服务机构即时接单,精准匹配供需。目前已累计推送数据知识产权7006件,落地转化1126件,实现转化运用金额39.14亿元。
再次是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首创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增信融资、数据资产入表、作价出资(入股)、被侵权保险、信托、联盟共享、跨境流通、证券化等10种转化运用路径。目前,全省已累计实现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数据价值更为凸显。
第四是会同经信、文旅等部门深入挖掘工业、文旅等领域数据价值。主要有六个重点场景,一是向未来进军,制定人工智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引,已登记860件高质量AI数据集。二是赴深海掘金,舟山成立海洋大数据知识产权联盟,通过数据共享复用,撬动1亿多元“真金白银”。
三是促传统焕新,台州温岭“千年草编”非遗数据知识产权运用成效亮相央视。四是为农业助力,衢州龙游花菇栽培插上数据翅膀,优品率提升20%,被网友称为“点菇成金”。五是使创意添彩,杭州某科技公司3D空间数据集助力全球270多万用户将设计灵感转化为生动场景。六是让生活便捷,杭州某数据科技公司的“数智绿波带”覆盖641公里城市路段,使车辆通行提速25%。
此外,浙江还将“数知通”与法院、检察院办案系统打通,设立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法庭,建立警企合作基地,构建“登记即保护”安全闭环。
近三年来民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0%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方面,谢小云介绍,这些年来,相关部门打好知识产权兴企组合拳,让民营企业创新动能更强、发展环境更优。
在政企沟通方面,构建需求直达部门、服务直达企业的“双向直达”工作机制,每年联合省商务厅、省工商联召开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亲清直通政企恳谈会,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心声,回应企业关切,同时还开通了线上互动通道。通过这个机制,今年以来,第一时间收集掌握并协助解决了120余个商标抢注、专利侵权、出口风险排查等方面问题。
在提升获权质效方面,聚焦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快速获权需求,积极争取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向民营企业倾斜调配专利预审资源,专利预审领域全面覆盖浙江省“315”科创体系和“415X”产业集群。
近三年来,民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达150%。2024年,浙江省首次实现民营企业“五张榜单”大满贯,其中一张榜单就是“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五百家榜单”,浙江占了一百家,民营企业创造能级不断增强。
在严格执法监管方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受理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渠道。
当地还给知识产权维权按下加速键,在全省推行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简易程序,创新推出独任审理、先行比对、径行裁决等便利当事人的举措,办案周期比法定周期大幅压减,企业维权不再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