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大会期间,智联招聘带来了AI+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实践——智联招聘AI版,升级后的AI招聘助手“艾琳”(Ailin)可以接管企业“筛选-邀约-初面”等重复劳动。
智联招聘CTO王昊表示,在传统招聘场景中,HR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处理基础性工作,而求职者则常常陷入漫长的等待和重复沟通的困境。如今,AI Agent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提供了全新思路。

智联招聘CTO王昊。
据介绍,AI在招聘领域的应用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初期,智联招聘将大模型用于内部工作提效,在业务层面从职位描述撰写等场景中探索利用大模型优化用户体验。2024年9月,AI招聘助手“艾琳”面世,初步实现了职位发布、自动沟通、面试邀约等功能。2025年2月,智联招聘AI招聘助手接入DeepSeek-R1,“AI发职位”“AI推荐人才”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招聘的精准度。此后,随着大模型的不断精进,智联招聘与阿里云、百度等大模型厂商合作,持续探索AI对招聘细分场景的全面赋能。
如今,升级后的AI招聘助手“艾琳”可以提供“智能全托管”服务:AI筛简历,可以在5秒内完成1000份简历初筛;AI面试,可以进行语音、微表情、文本等多模态分析;AI沟通,能够自动回复求职者,提升转化率;AI推荐,实现基于动态知识图谱精准匹配人才。智联招聘AI版不仅能覆盖招聘全流程,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招聘特点进行定制,实现“千行千面”个性化招聘。
回顾“智能全托管”(iHR)服务的发展历程,王昊总结出Agent落地的“三部曲”:从工具提效,到部分工作替代,最终实现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形态。
展望未来,王昊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在他的理想状态里,简历不是必须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简历是一段信息,人记载信息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文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一种记载信息的方式。
“未来如果做得更好的话,不需要人写简历,也不需要企业写JD(招聘需求),而是他们跟Agent用多轮对话的方式做一些交流,信息就能被采集下来,隐含信息还能被挖掘得更多。”王昊认为,这样对不擅长文字表达的人群,如老年人、码农等,也会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