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黄莉玲数据要素被称为新时代的新能源。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介绍了浙江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的具体工作情况。
谢小云表示,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蕴藏着海量的数据资源。经过前期实践,浙江深切感受到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打开了迈向数据要素新蓝海的“通途”,将努力把路拓得更宽,使更多数据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紧接着,他主要从五大方面介绍了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
第一是构建一套制度,让数据创新活力更充足。率先将数据知识产权写入浙江省的两部地方法规,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浙江会同省数据局等10个部门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两部法规为数据知识产权颁发“身份证”,赋予登记证书作为数据集合持有的初步证明和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权益保护的初步凭证,数据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开展登记以来,已吸引27个省(区、市)的企业登记2.2万件,数据活力加速显现。
第二是打造一个枢纽,让数据流通交易更顺畅。建成“数知通”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8个全国性交易平台,入驻服务机构180家,建立“运用意向精准推送、服务资源及时对接、转化通道个性定制”的服务机制。企业在申请登记时即可勾选运用意向,平台自动派发,服务机构即时接单,精准匹配供需。目前已累计推送数据知识产权7006件,落地转化1126件,实现转化运用金额39.14亿元。
第三是开辟一条通道,让数据价值实现更丰富。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首创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增信融资、数据资产入表、作价出资(入股)、被侵权保险、信托、联盟共享、跨境流通、证券化等10种转化运用路径。目前,全省已累计实现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数据价值更为凸显。杭州某数据公司与韩国企业达成全国首例数据知识产权“出海”协议。瑞安某公司利用甘蔗销售分析数据出资入股,被称为“一根甘蔗甜了两回”。前几天,首单纯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杭州余杭启动。
第四是塑造一批场景,让数据动能释放更强劲。浙江会同经信、文旅等部门深入挖掘工业、文旅等领域数据价值。这里有六个重点产品,一是向未来进军,制定人工智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引,已登记860件高质量AI数据集。二是赴深海掘金,舟山成立海洋大数据知识产权联盟,通过数据共享复用,撬动1亿多“真金白银”。三是促传统焕新,台州温岭“千年草编”非遗数据知识产权运用成效亮相央视荧幕。四是为农业助力,衢州龙游花菇栽培插上数据翅膀,优品率提升20%,被网友称为“点菇成金”。五是使创意流行,杭州某科技公司3D空间数据集助力全球270多万用户将设计灵感转化为生动场景。六是让生活便捷,杭州某数据科技公司的“数智绿波带”覆盖641公里城市路段,使车辆通行提速25%。
第五是筑牢一道防线,让数据权益保护更有力。将“数知通”与法院、检察院办案系统打通,设立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法庭,建立警企合作基地,构建“登记即保护”安全闭环。浙江省某大型科技集团为核心数据“生意参谋”构筑“商业秘密+数据知识产权”“双重防护网”,在近期一件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中获赔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