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黄莉玲 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介绍了2025年浙江知识产权工作。
据他介绍,去年浙江知识产权工作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跑出了企业成长“加速度”。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到15.4万家,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两周前,宇树科技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是今年唯一获奖的中国企业。二是驶上了能级提升“快车道”。截至今年6月,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增长到45.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到491.6万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三是擦亮了最优环境“金名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年攀升,连续4年获得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等次。
谈及发挥知识产权赋能作用,谢小云表示,知识产权只有用起来,才能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动能”。
据悉,浙江着力以“四个活”,推动知识产权强链兴企。盘活专利富矿,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率先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激活数据要素,率先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四梁八柱”,建设全链条生态,架起通往数据要素新蓝海的“桥”和“船”。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2万件,实现运用金额近77亿元。用活金融工具,做好知识产权+金融文章,2024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达5197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1.17万家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打造鲜活IP,综合运用商标、版权等集成赋能,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量125件,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阿里巴巴、吉利等37家浙江企业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浩瀚巨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使“千年丹青复荣光”,《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被网友称为“国产游戏之光”。
与此同时,谢小云表示,浙江省坚持最严保护主基调。为了让预审通道畅起来,浙江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21家,24.6%的发明专利享受快速预审服务,平均获权周期压缩至3个月以内。纠纷化解快起来,将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至县级,实行专利纠纷裁决“简案快办”,办案周期压减50%以上。创新“能调不裁、能裁不诉”的“枫桥式”纠纷化解机制,2024年化解纠纷1.8万余件。打击力度强起来,持续开展系列执法行动,2024年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7256件。司法审判严起来,率先探索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三合一”司法审判机制日臻完善,案件审限内结案率提高至99.36%。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才有动力。我们着力以‘四个起来’,让企业迈开步子敢闯敢创。”谢小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