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创新药械投资发展大会暨“广聚群链湾区启航”战略性产业集群供需对接(广州)专场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主办,以“科融双驱·创擎高质”为主题,旨在汇聚政、产、学、研、资各方力量,共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资本融合的新路径,为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科技、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其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传统的融资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求。
“企业的科技成果在转化时,往往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会遇到价值评估困难、价值波动大等难点。而通过‘科技成果+认股权’的创新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此类企业的融资困难。”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服务部副总经理杨志街表示,引导科技成果持有人,先以科技成果使用权换取科创企业附条件认股权,由科创企业设定认股权行权考察期,待科技成果应用后达到产业转化目标时,科技成果持有人再以科技成果所有权为对价行权入股科创企业,从而平衡科技成果转化中各方利益。

据悉,认股权和金融产品可以进行创新结合。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表示,例如根据企业的知识产权、财务等数据,评估专利技术价值及企业股权/认股权价值,商业银行向科创企业发放贷款(或租赁、保理等发放债权资金),并获得企业认股权,在为企业提供债权支持的同时可分享陪伴企业成长的股权增值收益。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表示,通过引入认股权的这种贷款创新模式,对科技企业而言,企业通过让渡部分未来可能的股权溢价以获得信贷资金支持,避免股权过早稀释,保持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权,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来说,可享受更低的融资门槛和更低的融资成本。对于银行机构而言,认股权是科技型企业授信的一种风险补偿措施,为银行机构平衡风险收益和提高业务可持续性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能够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陪伴式金融服务。
据悉,认股权贷款业务结合企业实际增加知识产权质押的授信条件,可对接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管理运营的融资风险补偿政策及地方政策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项目风险以及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在认股权业务后期通过行权以及银行续贷,对接各地市投贷联动专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