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证监会主席吴清当选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当选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副会长。在促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更像是“超级智囊团”。
历经近几年的深刻改革,中国资本市场走得越来越稳,各个方面也愈发成熟。做好成果总结,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的成立恰逢其时。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定位于打造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高端智库平台。想要更好地实现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目标,离不开“超级智囊团”的鼎力相助。
从人员架构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可谓高规格、全方位。证监会主席吴清亲自担任会长,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任执行副会长。此外,首批会员理事主要包括国内外顶尖高校的知名学者与理论专家,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董事长、总经理,上市公司董事长及相关会管单位代表。
监管一把手、实操负责人、资本市场核心从业者的全方位参与,意味着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学术研究者以及市场参与者有机统一于同一个平台,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结合实际促进理论的发展,最大化地发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的智库功能,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宏观与产业、市场稳定与风险防控、创新发展、市场微观结构、期货与衍生品、国际市场与对外开放、法治与投资者保护等7个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针对性地观察、研究当前资本市场各个重点领域,形成了覆盖资本市场全周期的研究矩阵。
各个专业委员会深耕各自领域,最终又统一为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而助力。诸如,市场稳定与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可以设计稳市机制、风险预警模型,利于市场稳定。而法治与投资者保护专业委员会则可以为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谋划策。
正是因为高规格的配置与专业委员会的精密架构,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具备了成为“超级智囊团”的核心条件。
诚如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上所讲,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沉淀了一支比较强的研究力量。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正是把最先进的研究思想凝聚在一起,集中专业、优势资源,助力资本市场最前沿、重大监管问题的研究探讨,通过建设数字化研究交流平台、创办学术研究刊物等形式,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认可度的资本市场“连心桥”。
不同于一般的智库平台,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同时具备了顶层设计的权威性、问题解决的精准性以及生态链接的全球性属性,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可期。
研究好资本市场,讲好中国的资本市场故事,有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规则制定,这也是迎合资本市场发展新趋势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