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积极研发自主人形机器人核心架构产品,加强本领域开放合作生态建设,以进一步夯实具身智能技术底座。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汇聚了学界和产业界众多专家学者,共探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进行多项重要发布,包括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的另三位“家族成员”也首次亮相。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和智能机器人的高阶形态,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将有力催生新产业、拉动新消费、扩大新就业。近年来,上海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特别是浦东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等为核心,不断加快优质企业积聚,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强化多元空间载体支持,加强以整机龙头企业引领的上下游融合发展。

本次论坛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的青龙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正式亮相。一年前,中心推出国内第一款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为具身智能开发者打造低成本开放式硬件开发环境。此次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包括双足的青龙Pro(身高1.85米,重85公斤)、青龙Lite(身高1.45米,45公斤),以及轮臂机器人青龙Wheel。由此,青龙机器人也完成了家族化布局,形成了“高性能通用平台+垂直场景应用”的架构,更适配工业、安防、服务、教育、智慧城市等场景需求,有利于打通从研发到商业落地的闭环。
同时发布的重要技术成果,还包括人形机器人国产化核心组件和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包括云端训练平台、全链闭环仿真平台、具身应用开发平台、具身智能体开发平台等,可“一站式”推动具身智能生态系统建设,创造技术开发新范式。

除技术发布之外,论坛上还举行了一系列合作签约,围绕数据采集、训练场建设、研发资助等方面,不断夯实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生态底座。其中,国地中心和国家地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同发布《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合作倡议书》,提出要通过数据标准互认、数据与工具链共享、数据训练场开放等措施,为行业数据流通、技术协同筑牢基础。
具身智能训练场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的“练兵场”。论坛上,国地中心与河南投资集团、常熟城投集团、上海联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百度智能云、华为云等签署协议,共建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合作生态,在江苏、河南建设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分中心,借助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场景资源,在实景中打磨技术,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用。
此外,国地中心还与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建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签约,通过国地中心开放基金,为前沿探索、技术攻坚项目保驾护航,以催生更多颠覆性创新成果,点亮产业未来。
在论坛的演讲和圆桌交流环节,来自国地中心、清华大学、百度集团、星动纪元、智澄AI、擎朗智能、诺仕机器人、东盟智慧产业联盟等的嘉宾,分别从技术发展、产业落地、国际化应用等角度作精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