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街上的外国面孔多了不少。
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稳步增长,达到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71.2%,同比上升53.9%。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城市外国游客酒店订单均涨超130%。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此前表示,近程市场恢复较快,尤其是东南亚客源增长速度非常快。不仅是俄罗斯,一些中东、中亚国家虽然客源基数较小,但提升速度很快。
上海、北京、成都、西安等地成为入境游的热门城市,暑期仍旧火爆。数据显示,7月1日至10日,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超64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7.1万人次,同比增长22.1%。上海浦东、虹桥两大空港口岸今年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达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4.7%。
此外,7月1日暑运开始前9天,选择从成都空港口岸入境的外国人达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1.4%。截至7月9日,今年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4%。其中,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成为西安入境游外国旅客中占比最多的国家。
免签入境红利凸显
方便,是今年“中国游”火热的直接原因。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对47个国家实施单边免签政策,对55个国家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增至60个。
互免、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海南特区免签、落地签等多种形式,极大降低了外国人来华的门槛,显著提升了入境便利性。
7月23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个,2024年外籍人员来华3253.9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7%、112.3%。
不少外国旅客都表示,“免签确实有助于出行,因为申请签证和办理相关手续挺麻烦的。”
张家界经营一家客栈的老板秦女士(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从免签政策放开之后,张家界景区除了传统的韩国旅客络绎不绝之外,也有很多新面孔来自不同别的国家的背包客,客栈生意非常好。
除了来得特别快,玩得非常好也成为入境游成为热门的一大原因。
到北京旅游的荷兰游客罗伯特·亚历克斯·巴本德(Robert Alex Barbend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感觉自己“一脚踏进了电子游戏的世界,一切都熙熙攘攘,却又井然有序”。
不少景区和商家也在接待外籍游客上下了不少功夫,基于市场消费偏好的变化,推出了多元化旅游产品和便利服务。如北京故宫的“探秘故宫”外文专场、大唐不夜城的唐装体验、南京秦淮河的画舫夜游等,都让外国游客深度体验了中国风情。
美国运通卡、日本吉事美卡在北京能够直接拍卡坐地铁;广西超9000家商户支持外卡受理,“一键游广西”微信小程序和APP上线了英语和越南语等多语种服务;浙江上线全国首个省级入境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嗨游”,实现从行前规划到即时翻译、移动支付、AI旅拍的全链条服务整合......便利智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为入境游开通了直达车。
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免签朋友圈”,中国将成为更受欢迎的全球旅游和商务目的地。据各大旅游平台预测,我国下半年入境游热度有望再创新高。
入境游消费热
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影响,境外旅客购物成本降低,入境游客消费热情高涨,为文旅消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广州多家购物中心和奥莱购物场所均开设了离境退税窗口。多个商场的营业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外游客购物热情高涨,普遍偏爱耐克、阿迪等运动服饰品牌。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介绍,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的比重在1%至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2025年4月27日至5月26日),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数量明显增加,退税金额显著增长,为吸引境外旅客来华购物、激发入境消费潜力提供积极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入境游一个明显特征是,外国游客的足迹不仅停留在一线城市、知名景区,还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县域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文化体验类产品成为今年入境消费新亮点。非遗工坊、民俗演艺、市井生活探秘等沉浸式游玩项目预订量同比飙升300%,其中非遗体验项目最受外国游客欢迎,川剧变脸、京剧演艺在携程海外平台预订量比去年增长近10倍。
对于相关企业和商家来说,如何精准分析市场、把握消费需求,是保持入境游增长势头的重要课题。
梁建章表示,中国入境游市场仍有万亿级的增长空间。对于中国旅游企业来说,政策利好叠加市场升温,入境游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机会,但布局这一市场短期内还需要大量投入。旅游企业要全方位梳理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服务,努力让外国游客看到中国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同时,由于入境游客的需求较为分散,中小旅游企业也可以专注于为多样化的入境游需求,提供更有深度、更精准、更高端或更小众化的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