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通过题为《星穹之路: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社区》的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趋势。他指出,传统的中心化AI系统存在数据垄断、创新瓶颈及透明度缺失等问题,而去中心化AI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结合,将成为突破当前困境的关键路径。

郭毅可指出,当前大型科技企业凭借海量数据和雄厚资金建立的技术壁垒,形成了“数据—模型—应用”的闭环,导致中小企业和新兴市场难以参与竞争。这种中心化模式不仅加剧了数据偏见和不平等,还因依赖单一数据源而面临知识完整性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郭毅可提出去中心化AI的四大核心优势:
▎分散式处理和存储:数据不再单一位置提供和存储,而是分布在整个网络中,提高了隐私性和安全性;
▎网络化协作学习:利用分散式数据和资源集体训练AI模型,营造可扩展的学习环境;
▎透明度和问责制:系统以更加开放的方式运行,让开发人员和用户能够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可以进一步改进;
▎可扩展的研发团队:实现全球创新合作,打造可持续的AI世界。
RWA代币化: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郭毅可重点分析了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全球RWA代币化市场规模已达45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乐观预测甚至高达16万亿美元。RWA通过区块链将房地产、大宗商品、金融资产等转化为数字资产,借助DeFi实现全球化流通,打破传统金融的“流动性分层”壁垒。
他特别提到,RWA资产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传统金融的“流动性分层”“效率瓶颈”与“参与壁垒”,同时保留现实资产的价值锚点,最终构建更开放、高效、普惠的全球金融生态。例如,房地产可通过分割产权代币实现小额交易,艺术品可拆分为数字所有权证书等。
郭毅可认为,算力将成为未来AI发展的核心资源,但其组织方式需突破传统云计算的局限。他提出“算力即资产”的理念,主张通过区块链将分散的算力、数据和模型整合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人工智能的分布式社区化是算力组织的有效形式,香港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已具备支持此类创新的条件,未来可推动分布式AI生态的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