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经海关总署批复同意,杭州海关7月28日对外发布十项支持服务措施,涵盖贸易业态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物流通道畅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推动义乌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义乌是全球小商品的集散中心,在上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义乌成功在全国率先落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此次出台的10项措施中的第一条就锁定“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提出要推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改革,支持其适应数字化和多业态融合趋势,鼓励实施组货人制度,试点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采购地申报检验,来推动小商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更快速、更便捷地销往全球。
根据支持措施,杭州海关支持义乌推进符合条件的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优化清单内商品通关流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支持义乌开展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试点。支持在义乌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9610监管模式)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210监管模式)跨关区退货试点工作,便捷电商企业开展跨关区退货业务。
据了解,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改革的重点是“七个先行、两大支撑”。其中,“七个先行”包括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等。
随后,浙江省政府召开推进“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发布会,指出义乌将扛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建平台、为地方谋发展”使命,着力破解五个方面难题,努力将更多改革成果转化为市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发展红利。
着力破解的难题,就包括开展日用消费品进口难度较大的问题。当时发布会上,义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将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试点企业,落地玩具等商品的进口正面清单首单业务,以此为突破,加快进口贸易发展,力争2025年义乌全市进口规模达1000亿元,到2030年突破3000亿元。
据杭州海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058.3亿元,同比增长25%,占浙江全省份额为14.9%;其中,出口3586.3亿元,同比增长24.6%;进口472.0亿元,同比增长28.3%。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984亿元,同比增长28.2%。
杭州海关方面表示,此次的措施,是在结合义乌国际贸易现状和趋势,针对义乌外贸特点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推出的,希望能够继续促进义乌外贸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贸易话语权,助力义乌“小商品、大市场,不断地再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