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姚嘉莉)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新”特产给广东制造增添了不少新亮色,也是广东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的成绩。7月28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听取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包括海上风电、新型储能、光伏、氢能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全省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
在汽车电动化以及智能化领域,广东培育出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等动力电池和材料企业,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等驱动电机和电控企业以及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智能化领军企业。
报告指出,广东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带动新能源产业需求扩张。截至2025年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产业集聚优势有效支撑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其中,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已形成集整机、叶片、塔筒、铸件、电机、柔直设备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检测、认证、施工等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广东核能领域形成以东方重机为龙头的核电装备供应产业链,依托中广核集团成立广东核能产业联盟,形成以深圳为引领,阳江、惠州、中山等重要核科研设施集群区的空间布局。广东光伏领域形成光伏材料(广州、深圳)、电池片、组件(珠海、佛山、江门)、逆变器、制造装备、光伏玻璃(深圳、惠州、东莞)等产业集聚区;华为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儒兴科技成为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浆料供应商。
广东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多渠道创新绿色金融产业和服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2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8%;粤港澳大湾区每年发行绿色债券规模跃升到2000亿元以上;全省绿色低碳领域上市企业超过160家。
下一步,广东计划将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推进绿色融资对接,加大财税金融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大湾区打造成为绿色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