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咖蒙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咖蒙实业”)里,一阵阵咖啡香沁人心脾。穿戴好防护服的咖啡加工工张少雄正在烘焙车间操作设备,为客户的定制产品精心筛选合适的咖啡生豆。
张少雄从事的“咖啡加工工”,正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第七批17个新职业之一。该职业定义为操作设备,将咖啡鲜果加工为咖啡生豆、熟豆及其他咖啡制品或副产品的人员。
这一新职业的出现,不仅折射出我国咖啡消费需求的升级,更显示出咖啡产业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咖啡加工工是复合技术的‘风味大师’。”张少雄告诉记者,大众认知中的简单烘焙或咖啡磨粉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首先要掌握咖啡生豆知识,知晓每一颗豆子的‘出生信息’;还要具备敏锐的感官品鉴能力与扎实的烘焙技术,能够通过专业杯测准确描述酸质、醇厚度等数十个维度的风味特征,利用化学反应创造出所需的风味;此外,严格的品质控制与数据分析能力更是确保出品稳定与安全的关键。”张少雄说。
在所有的工作内容中,咖啡加工工最重要的是通过咖啡豆拼配调制出最合适的风味。
“比如,去年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项目,要用咖啡来诠释红色文化。”张少雄对此深有体会。
为了让品尝者在咖啡风味中感受觉醒年代的峥嵘岁月,张少雄带领团队筛选了云南保山不同产区的数十种精品咖啡豆,经过上百次拼配测试和烘焙曲线调整,最终打造出一款层次丰富、醇厚悠长,且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主题咖啡。
业内专家表示,咖啡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着咖啡产业加速发展,而咖啡加工工等专业人才的涌现,正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人均咖啡消费频次由2023年的5.6次提升至2024年的7.0次,反映出咖啡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其中,国产品牌的崛起和口味的丰富化,更显示出国内咖啡消费的活力不断迸发。
随着咖啡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咖啡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艾媒咨询《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为789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24.8万余家。其中2025年1至6月,新增相关企业2.6万余家,与2024年同期相比上升16.8%。
“近年来,我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投资热度高涨,整个产业发展态势不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表示,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才需求日益凸显,目前从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到产品定制等环节,整个咖啡产业链条都存在人才断层,未来对各类专业咖啡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
记者了解到,为填补人才缺口,不少地方已启动人才培训计划。云南保山、普洱依托咖啡产业优势打造出“咖啡工”劳务品牌,提高咖啡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广东江门、佛山探索咖啡行业“一试多证”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江苏昆山依托“村咖”新业态,举办咖啡师岗位技能大赛等。
“接下来,应进一步完善咖啡相关技能人才的培训体系,制定生豆知识、烘焙技术、感官品鉴等标准化课程,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与社会发展同步,让更多‘技术型匠人’助推小咖啡豆撬动更大产业。”咖蒙实业总经理王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