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05:54:51 股吧网页版
焕发城市“金角银边”生命力——深圳市罗湖区街区精致化建设调查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途径。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罗湖区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人口密集,寸土寸金,该如何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当地创新采用更为精致的微更新策略,成功将城市中闲置的灰空间转变为“金角银边”,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深入满足民众需求,为我国高密度建成区及老旧城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经验与启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如今,国内已有不少城市着手探索闲置边角地、桥下空间、建筑屋顶等“城市灰空间”的活化利用,将其打造为功能复合的新型公共空间,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罗湖区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人口密集,长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与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2023年8月,为推动高密度城区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型,罗湖区制定出台《罗湖区街区精致化建设八大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通过打造一批街区精品工程、活化利用城区边角空间、规范市容市貌秩序、优化城市家具及景观小品等方式,到2025年实现街区精致有序、美景出门即享、城区零散空间发展潜能充分释放、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阶段性提升的目标。

  《八大行动计划》实施进入收官之年,成效如何?为新时代城市更新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把空间还给居民

  历经40多年发展,深圳常住人口数量从约30万人增至约1800万人。罗湖区面积不足80平方公里,却承载了100余万常住人口,人口密度位居深圳各区前列。“作为早期建成区,罗湖区如今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城区可开发空间零散且趋于饱和、原有城市规划与当代城市发展需求脱节等,居民生活品质受到很大影响。”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彬说。

  面对挑战,如何破局?罗湖区给出的答案是持续性、系统性挖掘城市“边角料”空间价值,将街区精致化建设与居民实际需求充分结合,为破解高密度建成区城市治理难题探索一条新路径。

  具体来说,在推进街区精致化建设中,通过活化并释放城区边角的低效用地空间,实施桥下空间利用、金角银边改造、城区绿化提升、城市家具小品提升等多项行动,谋划打造功能利用类、秩序整治类及美化提升类3类精品项目。

  以桥下空间为例,叶彬告诉记者,调研发现,这类空间过去多以垃圾转运站、停车场等功能性设施为主,存在利用单一、环境品质低等问题,未能直接服务居民。转变空间利用思路后,罗湖区通过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和服务设施,将其“还”给居民。

  雅园立交社区公园是罗湖区桥下空间改造行动的标杆项目之一。这里地处罗湖区3条交通主干道的重要枢纽——雅园立交桥正下方,改造前存在功能混杂、动线不畅、利用率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团队实地考察后发现,该区域面积广,桥体净空高,周边住宅区集中,长期缺乏复合功能空间,居民对公共活动场地需求迫切,改造潜力很大。”雅园立交社区公园项目负责人陈艾扬表示,在保障立交桥交通功能与场地安全的基础上,他们以打造文体活动空间为核心,将桥下约3000平方米的阴凉区域作为串联节点,通过动静分区整合了标准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和约1000平方米宠物公园等多元场景,把闲置空间重塑为一处多功能活动场所,填补了区域公共服务短板。

  “在提供片区服务兴趣点的基础上,提升空间可达性是吸引居民来此活动的关键。”陈艾扬说,这片区域改造前被车行道包围,其中的绿地边缘被土坡阻隔,导致人行可达性不佳。团队沿土坡边缘增设阶梯式入口,并在区域内部增设充电装置等便民设施,引导居民自然步入内部活动场地;通过鲜明的色彩标识清晰划分桥下休憩区、运动区、宠物区的功能边界,实现不同活动人群的合理分流。

  “这里,这里,快传球……”走进位于罗湖区东门街道的雅园立交社区公园,只见身着各色运动服的篮球爱好者们正在球场上奔跑跳跃,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雅园立交社区公园自今年1月10日试运营以来,热度持续攀升,运动场地区域日均人流量接近1000人次。

  叶彬表示,随着更多改造项目推进,城市“灰色角落”焕发新生,成为城区“金角银边”,成为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空间,让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深度洞察新需求

  城市改造的核心服务对象始终是居民。在推进街区精致化建设中,如何精准触达居民最真实、最具体的需求,让改造方案成为有温度、见实效的“民生答卷”?破题的关键在于深度洞察居民生活需求,让改造真正“改”到实处,“造”出幸福感。

  “德宝,跑起来”……在罗湖区泥岗东路宠物友好口袋公园里,五六只小狗正在草坪上撒欢追逐,它们的主人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惬意地聊着天,不时用目光追随着自家“毛孩子”的身影。自今年4月底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这里已成为周边居民“遛狗”的好去处。

  该公园所在的约6000平方米地块,此前是一片闲置绿地。如何将其充分利用起来?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科科长严亚可介绍,经过前期调研评估,这里周边车流量密集、噪声大,不适宜作为常规公共空间,但有不少居民在此遛狗。近年来,城市养宠群体日趋增多,往往存在犬只冲突、环境卫生等实际问题。基于综合考量,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其功能定位为“宠物友好口袋公园”,有助于推动宠物经济与城市生态融合发展。

  “宠物公园的价值主要在于构建一个三重立体社交生态——主人与宠物借由协作游戏深化情感纽带,社区居民以萌宠为媒介打破社交壁垒,宠物间则形成独特玩耍社交图谱。”泥岗东路宠物友好口袋公园设计负责人、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车迪表示,这些交织的社交网络不仅满足人宠对公共空间的多元需求,更让城市空间成为承载情感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的温暖载体。

  如今,这一公园不仅为宠物提供一处荫蔽的活动空间,还设置爬架、跳跳圈、淋浴花洒、宠物饮水机等设施,可全面满足宠物饮水、玩耍、清洁需求;通过围挡与标识管理,可保障人宠安全共处。

  “公园开园后,我每天都会带自家金毛来这里玩耍。”兰花社区居民许佳说,金毛犬作为大型犬日常活动量大,此前只能在小区楼下牵绳遛狗。如今在公园内,她可以松开牵引绳让狗狗肆意奔跑,遛狗之余还能和其他宠主交流养宠心得。

  项目建设并非一建了之。严亚可告诉记者,为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居民诉求与合理建议,将其纳入项目建设与后续管理中。

  “兰花社区后续也会尝试在公园组织一些开放日活动,邀请更多居民带着自家宠物前来体验,从中获取意见反馈。”罗湖区东晓街道兰花社区党委副书记邹添文表示,他们还会通过系列“文明养宠”主题活动培养居民文明养宠意识,推动社区从“个体养宠”向“共治共护”升级,形成“养宠有礼、社区有爱”的文化氛围。

  叶彬表示,目前,相关项目推进的工作模式已由以城管局为主导转向以街道为核心枢纽,由街道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挖掘民生需求与辖区内可利用的空间资源,推动更多改造项目从社区实际出发。在保障资金使用合规的前提下,街道可直接负责项目的实施落地。这一模式既显著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又能让改造内容与居民需求高度契合,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与满意度。

  破解治理“大”难题

  在罗湖区南湖街道春风高架桥下,居民陈慰文正将电动车停入划着白色标线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内。“以前这片高架桥下方有很多非机动车乱停乱放。2024年11月改造完成后,这里有了敞亮规整的停车空间,既方便又安全。”陈慰文说。

  春风高架桥下空间的变化是南湖街道破解城市治理顽疾的生动缩影。“这片约2500平方米的区域曾长期面临绿化功能单一、交通秩序混乱、空间昏暗压抑等多重难题,居民改善诉求强烈。”南湖街道城市建设办公室一级科员吕德珩表示,2024年,街道依托自身基层治理特色项目“民生微实事”,对该区域启动整体改造。改造前,街道向周边居民精准发放了300余份调查问卷,全面摸排居民诉求,精准锁定停车难、运动空间匮乏等核心问题,为改造锚定方向。

  “我们通过空间重构,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能。”春风高架桥下空间功能提升工程负责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院副总规划师路遥表示,改造后的桥下空间科学划分为非机动车停车区、半场篮球区和儿童活动区。其中,占据核心位置的停车区以科学、合理的动线设计实现车辆高效通行,并规划出414个标准车位和相应充电设施,解决了周边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痛点,实现便民服务与空间利用效率双重跃升,区域交通秩序与市容市貌得到显著改善。

  破解停车难题离不开多方协同治理。南湖街道罗湖社区党委副书记黎伟秋表示,在春风高架桥下空间改造中,社区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一方面,组建由居民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车辆有序停放引导、道路障碍物清理工作;另一方面,联动党委、物业等多方力量,编织起城市精细化治理网络,靶向整治非机动车占道、违规行驶等顽疾。

  这场改造带来的效益远不止于此。吕德珩表示,通过在周边墙面绘制墙绘、增设便民设施等方式,桥下空间艺术氛围、环境品质大大提升,成为充满社区温度与生活气息的日常休憩交流空间,充分满足周边居民多样化需求。如今,这里日均接待访客超1500人次,收获辖区居民广泛赞誉。

  同样的治理智慧也在罗湖区水贝片区落地见效。作为全国黄金珠宝产业核心区,水贝片区商业繁荣、商户众多、人流量大,非机动车停放需求旺盛。罗湖区按照“应划尽划”“应设尽设”的原则,开展了水贝商圈非机动车停放治理项目,对部分绿化带开展改造利用,释放城市空间,并在辖区内增加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以满足停车需求。

  “以前高峰期时,这里几乎被非机动车占满,行人通行困难。如今人行道恢复成原本的样子,我也可以常推着小孙女出来走走了。”在水贝片区田贝四路芙蓉桥底,居民冯佳慧说道。

  据了解,这一片区近期通过移除低效绿化带、铺设透水砖、加装隔离护栏,对芙蓉桥田贝四路段桥底、翠竹车行道天桥底等5个桥下空间开展改造并投入使用,总建成面积达4070平方米,可停放非机动车约3500台,有效缓解了商圈交通压力。

  从春风高架桥到水贝商圈,罗湖区通过空间挖潜、精准规划与多元共治,将城市治理“痛点”转化为群众满意的“亮点”,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深圳路径”。

  推动改造可持续

  “以前我们说改造要精细化,现在升级为精致化。”叶彬表示,“精致”比“精细”要求更高。其在追求细节扎实、工艺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追求“好用好看好玩”,让大家愿意来、待得住,最终实现改造成果持续惠民,推动城市管理迈向新阶段。

  随着理念迭代升级,截至2024年底,罗湖区已完成27个街区精致化项目建设,提升美化近4.3万平方米城市“金角银边”空间,释放2.4万余平方米城市低效利用与“灰空间”,新增2处篮球场、1处足球场等休闲体育设施,完成10处桥下空间改造升级,提供30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软件配套为项目品质提升注入可持续动能。”叶彬表示,罗湖区委托区属国企代为运营管理街区公共空间,利用企业专业能力和资源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使其从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的“输血”模式,转变为能够自我发展的“造血”模式。

  这种运营模式在雅园立交社区公园等项目中已初见成效。“今年1月起,我们正式接手雅园立交社区公园运营工作。”深圳市仙桐文体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公园管理部的赖姗彤介绍,试运营阶段,公园便推出免费体验活动,吸引大批居民前来“尝鲜”,迅速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热门选择。如今,该项目已平稳过渡至收费运营模式,居民登录“罗湖文体通”可实名预约室外运动场地,价格比市场上的专业运动场地更实惠,单场次最低仅需10元/人,吸引众多社区运动爱好者长期光顾。

  “以前,我得花20分钟开车去罗湖区体育馆打篮球。公园建好后,我下个楼就能组队。”家住东门街道花场社区的居民杨光一边擦拭汗水,一边对记者说,今年初,他经球友推荐得知家门口新增了这处运动宝地。如今,他每天都会来这里“打卡”,并在此结识了很多热爱篮球的新朋友。

  “在巩固基础运营的同时,空间价值开发也在向纵深推进。”赖姗彤表示,目前,仙桐文体公司正紧锣密鼓开展招商工作,积极寻觅咖啡店、宠物用品店等多元业态入驻。未来,这些商户可在此举办小型艺术展、社区市集等特色活动,持续拓展空间功能,挖掘更多增长点。这些运营收益可用于公园后续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及活动策划,全力打造“以商养园、以园促商”的良性循环生态。

  叶彬表示,罗湖区将以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为指引,以辖区五大商圈为核心,优化街区空间布局,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完善交通连接与慢行系统,增强商圈联动性与可达性;持续挖掘高密度城区潜力空间,精准识别可改造、可提升的区域,积极响应市民“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呼声与需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