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29日讯(记者李佳怡)为期3日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昨日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会汇聚800余家全球企业参展,覆盖大模型、AI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多个热门核心领域。
当人工智能从抽象概念走向现实应用,在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技术企业如何精准定位应用场景,需求方又如何有效引入前沿技术,通常成为横亘在双方之间的难题。行业壁垒的存在,往往让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关键瓶颈。
在此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展区“WAIC CONNECT”。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2025 WAIC CONNECT构建了“调研—释放—对接”的产业闭环,为参展的技术企业与需求企业搭建沟通桥梁、进行实单洽谈,有望助力AI跑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办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WAIC CONNECT实践中,累计促成150亿意向采购金额。“今年大会,我们预计意向采购金额累计约162亿,有300项项目采购需求发布。”WAIC CONNECT 专区负责人孙元萍向记者透露。
“近几年来,我们看到大量传统企业已具备数字化转型的意识。” 孙元萍向记者表示,“但人工智能赛道有其特殊性,其产品往往难以直接提供标准化成品,需要技术提供方与需求企业反复沟通、深度磨合,才能形成定制化解决方案。”
她阐述了今年设立WAIC CONNECT专区的初衷,旨在搭建一个中介平台,通过嫁接资源,精准匹配需求方与技术方。平台能够第一时间挖掘企业需求,并实时对接给参展的技术企业,为双方架起高效沟通的桥梁。
据悉,现场有200余家企业有着真实购买需求,覆盖城市更新、出海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能新消费、智慧金融、县域经济、智慧能源等多个赛道,包括中广核、宁德时代、顾家家居、上汽集团、美的等多领域头部企业均有释放采购意向。记者在展区观察到,多组企业代表在洽谈区深入交流,供需匹配的积极信号明显。

在中建八局总工程师亓立刚看来,“数字化已对建筑行业带来巨大转变,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全链条正经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能为行业沉淀新型资产,更将重塑产业生态格局。”
亓立刚向记者介绍,中建八局正加速落地五大AI应用场景,即智慧设计创新、智能建造、智慧工地管控、绿色低碳运维及城市智慧更新。但他同时提醒道,技术工具的本质属性是服务人,“人应该是主导者,机器人等技术应作为人类能力的延伸,通过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度,最终实现建造品质、效能等方面提升。”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虽有进展,但相比其他行业仍显滞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工程研究院技术总监、数字化所所长赵英吉也向记者指出,行业和企业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从内部管理、空间设计创新、用户体验优化、施工自动化作业到工人安全保障,多个应用场景都亟待AI技术赋能,以推动新突破。”
“建筑企业与AI技术提供商之间仍存在隔阂,行业内部的数据壁垒也亟待打通。”赵英吉向记者表示,“期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促成建筑与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度对接、在业内推动数据共享共识,这将为建筑行业向‘智造化’转型提供重要助力。”
与此同时,孙元萍告诉记者,仅靠大会三天的短暂接触,难以促成技术方与需求方的深度合作。“我们正加速落地 WAIC CONNECT 数字化对接平台。”她表示,“大会期间的作用是促成双方初步接洽、建立联系。而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后续的持续性对接服务,助力双方企业合作走向深入。”
孙元萍透露,WAIC CONNECT 未来将升级为常态化运营项目,突破会展期三天的时间限制。“除线上对接服务外,我们还将组织技术企业线下深入行业场景。”她补充道,“通过实地考察,帮助技术企业了解场景方的需求、痛点。一方面能够拓展AI技术的应用边界,也精准匹配场景方的数字化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