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杨烨)7月29日,记者从杭州海关处获悉,为助力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经海关总署批复同意,杭州海关日前对外发布10项支持服务措施,涵盖贸易业态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物流通道畅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推动义乌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改革的重点是“七个先行、两大支撑”。其中,“七个先行”包括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等。杭州海关方面表示,此次的措施,是在结合义乌国际贸易现状和趋势,针对义乌外贸特点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推出的,希望能够继续促进义乌外贸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贸易话语权,助力义乌“小商品、大市场,不断地再造新的辉煌”。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10项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释放义乌国际贸易活力,推动其在贸易新业态、国际物流、内外贸融合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杭州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058.3亿元,同比增长25%,占浙江全省份额为14.9%;其中,出口3586.3亿元,同比增长24.6%;进口472.0亿元,同比增长28.3%。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984亿元,同比增长28.2%。
义乌是全球小商品的集散中心,在上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义乌成功在全国率先落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此次出台的10项措施中的第一条就锁定“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提出要推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改革,支持其适应数字化和多业态融合趋势,鼓励实施组货人制度,试点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采购地申报检验,来推动小商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更快速、更便捷地销往全球。
根据新出台的10项措施,杭州海关将支持义乌推进符合条件的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优化清单内商品通关流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支持义乌开展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试点。支持在义乌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9610监管模式)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210监管模式)跨关区退货试点工作,便捷电商企业开展跨关区退货业务。
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方面,10项措施明确提到,支持开展铁路通关跨部门信息化互联互通试点,并加大对中欧班列(义乌)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支持和指导。“随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深化,将有助于海关、铁路、场站、运营方等主体间的沟通交流,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会展经济,10项措施中明确海关将为义乌重大国际展会提供通关保障,设置专用窗口,并对参展的预包装食品和化妆品简化监管要求。“10项措施中针对会展业的专项支持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将大大减少了参展企业排队等待的时间,让展品能够更迅速地完成通关流程。”义乌市会展业联合会秘书长钟佳媚表示。
会展是义乌的一张“金名片”,与市场同成长、共发展,成为撬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支点、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全市共举办展览55个,展览面积超112万平方米,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均再创新高,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8.3万人次的采购商,贸易成交额375.1亿元,同比增长6.29%。今年一季度,义乌全市举办经贸性展览9个,同比增长12.5%,展览面积18.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吸引境内外专业采购商超20万人次,贸易成交额超33.62亿元,同比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