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28日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引发市场持续关注。这项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性政策,明确为符合条件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定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
值得注意的是,对2025年1月1日前已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将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进行补发。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政策预计每年惠及超2000万个家庭,旨在显著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
政策落地提振行业预期 券商看好母婴消费复苏
《方案》的出台被视为国家层面对提振生育率、减轻育儿负担的实质性举措,市场普遍认为将直接利好母婴消费与辅助生殖产业。
方正证券指出,育儿补贴制度落实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是从全国层面迈出促进生育的重要一步,后续或有更多鼓励政策持续推出。
华西证券则分析认为,地方性育儿补贴政策有望在国家补贴指引下加速出台。短期看,现金补贴将直接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并提振生育意愿,尤其利好对价格更敏感的下沉市场,母婴消费品(如奶粉、用品)及月子中心等行业将受益;长期则需要托育、教育等配套政策跟进,早教及少年培训机构前景可期。
尽管政策利好明显,但资本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反应却显著分化。截至发稿,多数个股下跌,比如好孩子国际(01086.HK)跌8.13%、锦欣生殖(01951.HK)跌5.65%、中国飞鹤(06186.HK)跌1.07%,而仅有澳优(01717.HK)涨4.08%。

注:三胎概念股的表现
为何好孩子国际领跌相关个股?
事实上,好孩子国际的下跌主因并非受到走势分化影响,而其自身的业绩成为导火索。根据公告,该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略有增长,但纯利将较2024年同期约1.87亿港元大幅减少40%至50%。
对于上半年利润的下滑,好孩子国际解释称,主要由于集团于美国市场的业务的溢利减少。这主要归因于额外增加的关税成本、为遵守新颁监管标准导致汽车座椅产品的成本增加、在零售商门店陈列新产品的相应成本增加、旧款产品的促销力度加大及所产生的营销费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早在一季度财报中就已预警2025年营收和盈利能力将承压。
根据公开数据,好孩子国际的业务覆盖推车、汽车座椅及其他婴童用品。其中市场涉及欧非中东印度市场、美洲市场、亚太市场,这三大区域的收入占比依次为43.03%、36.1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