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14:41:30 股吧网页版
直击WAIC现场:中国科技如何将童年幻想照进现实?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小时候,我们总爱仰望星空:幻想像《四驱兄弟》那样操控智能赛车,渴望拥有《变形金刚》里能变形战斗的机械伙伴,甚至梦想戴上哆啦A梦的竹蜻蜓自由飞翔。

  如今,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被中国科技一一具象化——自动驾驶赛车在赛道疾驰,人形机器人灵活搬运货物,无人机如竹蜻蜓般划过天际……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将科幻的“未来式”改写为科技的“进行时”。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的现场,这些新科技密集展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吸引了8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出了3000余款前沿科技产品,创下历届规模之最。

  在展会现场,无人车已从实验室驶入街头巷尾,感知决策技术比肩国际顶尖水平;国产AI不再止步于“追随”,而是以行业级应用和开源生态抢占话语权;从工业机械臂到家庭陪伴型“数字生命”,机器人正重新定义生产力与生活场景。

  到了2025年,新的领域有哪些新的科技动态和投资机会?笔者与中欧基金科技战队一起深入现场。

  机器人更“有用”

  机器人是整个场馆里最热闹的展区,也是最具未来感的展区。

  最为直观的变化在于机器人的控制能力。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已经实现了较大进步,从简单的行走转向复杂的高动态动作和精细操作。

  大模型也在深度融入机器人终端,成为机器人更智能的大脑。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智能体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就像人脑一样,负责思考和规划,而小脑则负责执行具体的规则。这种体系结构使得整个工作流程得以清晰梳理,并有序地安排任务。”

  当前更加灵活的机器人,也具备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应用的能力。

  本次机器人展区,多家机器人企业对于展品的展示已经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而是在多个场景中的实际应用。

  例如,星动纪元的机器人演示了分拣包裹、扫码包裹等精细灵巧操作;傅利叶将具身智能引入医疗康养场景,完成导诊咨询、认知康复训练等,据悉其GR-2机器人在3000家医院提供康复训练。

  不同场景里,机器人的运动原理大体相同。中欧基金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向笔者表示,首先通过视觉传感系统,机器人能够识别其面前的物品,然后在“大脑”中分解任务,并将完成或控制信号发送给小脑或运动控制系统。这些系统通过电信号控制电机旋转,进而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实现一系列动作,包括抓取和放置物品。

  具身智能已被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随着机器人向工业、物流、服务等多场景渗透,正逐步承担起重复性、高风险、低技能岗位的工作。

  “作为一名科技股投资的二级市场参与者,我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的动态性,无法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宋巍巍向笔者表示。

  他认为,过去几年的投资历程里更关注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进入商业应用场景,零部件投资将迈入新的阶段,特别是那些与人形机器人运动相关的零部件。在下一阶段,智元、宇树等机器人企业的上市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投资的热情,投资者应更加注重人形机器人的整机体验。

  “我认为现在投资于人形机器人产业仍有机会,因为这恰逢量产的机遇期。”宋巍巍向笔者表示。

  低空经济何时落地?

  AI赋能未来天空,低空经济也是大会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低空经济以无人机、eVTOL等飞行器为载体,通过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开展物流运输、载人交通、应急救援、农业植保、城市管理等多元化经济活动的新型产业形态。

  在本次展会上,eVTOL是最亮眼的展品之一,一架eVTOL就摆在展会的进门处,吸引众多观众围观。

  这个代号为“E20”的倾转旋翼国产5座载人电动飞机由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飞机为倾转旋翼构型,设计最大航程达200公里、巡航速度达每小时260公里,最快时速320公里。作为一款纯电驱动的飞机,采用电机和电气化架构设计。

  “这一款主要还是用于载人。”中欧基金研究员彭宇星向笔者表示,“要实现商业化运营,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认为,eVTOL商业化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技术问题和政策限制。首先,安全性技术是关键因素,因为低空飞行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其次,经济模型的可行性也极为重要,目前其经济性相比网约车并无优势,因此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景区。

  相比之下,无人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已应用于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正在重塑多个行业的运营模式和价值链,成为低空经济中最具商业化潜力的领域之一。

  “过去两年该领域取得了爆发性增长,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场景开始落地实施。”普宙科技展台工作人员向笔者表示,“特别是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我们已经从传统的摄像头转向了无人机,一个无人机的覆盖范围可达三到五公里。”

  此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指出低空经济的路径,“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低空经济的发展正在有序向前。政策方面也有多项利好,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低空经济。截至目前,已超过三十多个省市出台了相关文件以支持该产业的发展。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认为制造端的市场空间可能更大。制造领域不仅涵盖了无人机本身,还包括了整机制造,以及产业链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彭宇星向笔者表示。

  自动驾驶加速突破

  自动驾驶,被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认为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跟机器人并列。

  尤其是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进展成为行业风向标。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消息莫过于上海正式进入Robotaxi商业化运营阶段。上海市多部门联合发放了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这意味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进入常态化、规模化新阶段。

  “Robotaxi是一个被广泛认为极具潜力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目前,我们已经见证了商业化的一个转折点,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中欧基金研究员姜卫龙向笔者表示。

  他认为,最核心的瓶颈在于法规层面。目前,路上的车辆大多仅达到L2级别的自动驾驶。“主要区别在于,当发生自动驾驶事故时,责任归属是驾驶员还是车辆运营商。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尚未统一规定,这正是大规模商业化的一个前提条件。”

  从成本角度分析,姜卫龙表示,目前市面上的Robotaxi车辆大多采用出厂后改装的方式实现量产。这种改装模式的成本通常高达百万级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队的快速扩张。

  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前自动驾驶车辆主要依赖高精度地图,“这意味着只有在像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才有配套的地图存在。如果考虑向二三线城市扩展,这些城市的地图更新维护人力和物力资源并不足以支持每日级别的地图刷新。”

  不过他也认为,尽管目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单车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在更多城市实现Robotaxi的运营。

  放眼整个自动驾驶,今年也有多项突破值得关注。姜卫龙向笔者表示,硬件方面,此前由英伟达和高通等外资企业垄断的国内车规级芯片市场,正逐渐被国产芯片所打破,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算力利用率,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

  软件层面,VLA(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引入加强了人机互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完成如靠边停车、掉头、加速和减速等动作,从而让驾驶体验更具人性化。

  从产业链投资角度来看,姜卫龙表示,预控制器通过整合芯片、存储等各类组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模组。这一模组在价值链中占据核心地位,不仅价值量最高,而且市场空间也最为广阔。据估算,整个硬件市场的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其中预控制器的价值量接近1000亿元,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从技术壁垒的角度来看,算法和芯片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也是国内外车企自主开发的重点。由于其技术难度高且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这两方面不仅在技术层面具有较高的壁垒,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投资潜力。

  大模型更“聚焦”

  再回到大模型本身,今年的大模型也有了更大进展。“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见证了一个显著的行业趋势:国内与海外在最尖端模型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中欧基金研究员虞锦源向笔者表示。

  不过也可以看出,大模型企业的路线正在分化,一些此前做通用大模型的企业已经转向了更垂直细分的领域,也有企业聚焦于落地的应用层面。

  “从通用大模型竞争的角度来看,未来很可能演变为一个由巨头主导或格局高度集中的状态。”虞锦源表示,“通用大模型的迭代过程中,成本和所需人才积累构成了较高的门槛。因此,未来这将无疑成为巨头的游戏,且结果将由大力度的投入决定。”

  他认为,未来除了北美和中国等地区的科技巨头,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一些实力派玩家,其他参与者可能主要是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结合各自行业的垂直应用数据,开发符合自己场景的产品。

  智能体是其中一个亮点。2025年无疑已成为“智能体元年”。具备深度思考、自主规划与决策执行能力的AI智能体(Agent)正引领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实现深刻的范式突变。

  在大模型企业的展台上,也着重展示了各种智能体的应用,如帮助用户点外卖订机票、看病问诊、教育孩子等等,吸引众多观众体验。

  目前,一些较为简单的智能体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例如,OpenAI此前推出的智能体Operator,已经能够自主操作网页,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一些基础任务。

  对于大模型产业链的投资,虞锦源认为,就投资的时间节奏而言,AI硬件投资无疑是前置的。在模型的迭代初期,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如GPU和相关网络设备,这将带来爆发式的增长。

  然而,随着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迭代和优化,当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或基础之后,智能体以及基于智能体的更深层次应用也将随之爆发。

  “目前,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硬件领域的投入如火如荼,而应用方面已显现出一些早期趋势,海外的进展略快于国内。我们坚信国内公司和厂商,凭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创造力,在大模型时代也一定不会缺席的。”虞锦源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