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AI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AI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以AI技术驱动训后跟踪,构建人才培养闭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宣传中心)战略规划处负责人、高级经济师聂正标表示。
AI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聂正标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关键驱动力,其发展高度依赖人才这一“火种”。从国家战略视角看,AI人才培养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三位一体”的关键作用:
一是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动力。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高水平复合型AI人才是推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变革的核心力量,为经济转型提供强大动力源。
二是为产业升级赋能。AI人才既是技术使用者,更是应用场景创造者和产业升级引领者,能推动技术创新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三是为创新策源提供支撑。顶尖AI人才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根本保障,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直接决定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底座强度。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AI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
谈及国内AI人才培养与引进,聂正标强调需从全局出发,强化国家战略牵引与顶层设计。他建议,应将AI人才培养纳入国家科技和人才战略核心位置,在中长期规划中明确目标与路径;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芯片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动态推进紧缺岗位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同时构建国家主导、行业认可的AI核心岗位能力标准与认证体系,为人才培养与评价提供“标尺”。
在培养体系建设上,需打造“超常规、实战化”的国家级平台。依托国家级机构联合顶尖高校、头部企业等,构建“战略引领+前沿科技+产业实践+政策洞察”四位一体的高端研修项目,提升关键人才的复合能力。深化“场景驱动”的产教训融合模式,将国家重大项目转化为培养课题,推动“揭榜挂帅”进课堂;在高能级产业集聚区共建AI实训基地,提供真实项目实践环境。
人才引进方面,应实施分层分级精准策略,为领军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优化综合福利体系,完善长期激励机制;打造世界级研发平台,开放算力与数据资源;同时设立AI人才专项基金,加强全球年轻人才引进,形成“引得回、留得住、用得好”的生态。
以AI技术驱动训后跟踪构建人才培养闭环
聂正标认为,AI技术正推动人才培养训后跟踪机制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其作用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突破数据采集局限,实现多维度信息智能整合,提升评估客观性;二是构建动态评估体系,自动调整指标权重,适应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三是精准对接跟踪反馈与培训优化,生成针对性改进建议;四是打破数据壁垒,促进产学研用协同,推动优秀实践转化为培训资源。
他强调,发挥AI效能需夯实数据基础与标准,建立国家级AI人才发展数据库;保障模型可信与伦理,避免算法偏见;同时将跟踪评估制度化,明确各方权责,最终构建响应迅速、闭环高效的人才赋能生态。
构建“金字塔型”梯队培育复合型领军人才
展望未来,聂正标提出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性人才储备体系,需重点把握三方面:一是打造“金字塔型”梯队,塔尖聚焦战略科学家与顶尖工程师,塔基扩大职业教育供给;二是完善全链条培养机制,从基础教育普及AI通识,引导基础学科人才向AI领域流动;三是改革评价机制,以创新能力、实效贡献为核心,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复合型领军人才培养上,需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人才生态,依托“政产学研用融”力量,赋能人才六维战略领导力:明晰国家战略方向、掌握产业发展规律、突破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提升实战能力、运用金融力量构建生态。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也将推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战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助力造就更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AI战略领军人才。
聂正标表示,唯有筑牢AI人才根基,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得主动、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