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毕马威中国成功举办“人工智能驱动创新商业文明生态论坛”。 论坛聚焦技术前沿、企业转型与产业重构三大维度,从破解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实践困局出发,着力为全球AI(人工智能)深水区探索提供可复用的中国方案。毕马威中国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企业领袖、学界和政界代表等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发展及机遇挑战。
论坛上,毕马威中国首次公开全球调研成果与前沿AI工具——毕马威智速转型平台(KPMG Velocity Platform),现场解读《新智启新质:生成式AI赋能产业变革的实践与路径》,并正式启动第十届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评选。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及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在《AI驱动企业转型新范式》主旨演讲中指出,AI转型绝非简单技术叠加 。他指出,AI驱动的数智转型是深层价值塑造、思维创新、情感共生等全过程变革新范式,AI价值之旅是该范式中的关键,企业通过“赋能、融合、演进”三个阶段推动企业、职能、基础三个层面的AI应用,同时有效构建转型中的“道、法、术、器”,提升企业产品及服务价值、调整优化流程、提升落地效能。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多维视角下的AI影响及应用》展开深度交流,探讨AI对产业渗透与变革。在《AI企业如何突出重围》圆桌论坛中,来自行业机构的代表聚焦AI与资本市场的共振话题,共同探讨AI企业的突围路径。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张京京直言,步入2025年,AI行业的整体投融资逻辑与2024年相符,机器人与AI软件为代表的应用赛道投资热度更为明显。此外,在资本青睐、政策鼓励与市场热度的多重加持下,更多AI企业启动IPO计划以实现进一步发展。目前为止,港股便是现阶段AI行业所偏好的资本市场之一。
毕马威中国华东及华西区科技、媒体及通讯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冯炳光在做《人工智能行业在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演讲时也表示,在2024年人工智能融资中,细分赛道大模型最多,其他依次为基础层、技术层、行业应用、通用应用等。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行业也为全球IPO市场带来新的动能。
AI技术演进以及商业应用场景持续泛化,金融服务变革也将势在必行。在现场启动新一届金融科技50评选时,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强调,金融服务在人工智能渗透中加速进化,已从“辅助工具”转变为“顾问专家”。比如可以利用智能平台,更智慧地分析服务规则、优化流程,进而辅助决策执行;其次还可以更智能地服务金融机构的风控管理,助力填补风控管理措施漏洞。目前金融机构仍需要加强训练基础模型,加大行业垂类模型应用的扶持,为金融服务机构在AI科技大发展中找到战略竞胜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