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7月29日讯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聚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聚智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赴主板上市,这是继其今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再次冲刺,仍由新华汇富担任独家保荐人。
作为母婴电子产品制造商,聚智科技以“HelloBaby”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创造了销售神话。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近九成收入押注亚马逊,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失衡,2025年前四个月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13.7%的跌幅敲响了业绩警钟,都为其IPO之路蒙上阴影。
收入结构单一,业绩首现滑坡
招股书显示,聚智科技的历史最早追溯到2005年9月,总部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创始人刘强最初透过公司前身深圳倍耐特开展婴儿监护器业务,并自2016年起透过亚马逊销售旗下“Hello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
2016年,公司开始通过亚马逊销售婴儿监护器,自此在全球各大主流市场建立据点,并以北美及欧洲为重心。2020年6月,深圳倍耐特收购了聚智湖北全部股权,并交由聚智湖北负责婴儿监护器的生产工作,深圳倍耐特则主要承担研发职能。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护器数量计算,聚智科技位列第三,市场占有率达到17.4%。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聚智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91亿元、3.48亿元、4.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80万元、6340万元、9470万元;毛利率分别约为51.24%、45.78%、52.69%。
支撑这一增长的是公司婴儿监护器销量的快速提升。报告期内,聚智科技的婴儿监护器年销量分别为40.2万、85.8万、113.8万,几乎增长了两倍。聚智科技表示,在亚马逊算法推荐和赞助广告的助推下,HelloBaby品牌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2024年在美国市场贡献了公司75.5%的营收。
然而增长曲线在2025年出现异常波动,2025年1-4月,公司录得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录得2831.4万元,同比下跌13.7%,首次出现盈利负增长。
聚智科技的收入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拥有婴儿监护器和其他产品,如儿童相机、婴儿监护器配件等。报告期内,来自婴儿监护器的收入分别为1.74亿元、3.32亿元、4.48亿元、1.46亿元,占比分别为91.5%、95.4%、97.0%、97.0%。
此次IPO,聚智科技拟将募资用于扩大销售渠道及地理覆盖范围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研发新产品以及升级及迭代现有产品、采购新生产设施所需设备及机器、扩充及建设配备智能仓储系统的仓库等。
截至2025年4月底,聚智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739.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聚智科技此前鲜少引入外部投资者,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招股书显示,IPO前,聚智科技的创始人刘强通过哈贝比国际持有公司80%股权,此外,聚智科技唯一的外部投资者鸿达财富,持股比例为20%。
资料显示,鸿达财富系2024年在香港注册的有限合伙基金,该基金由袁志伟、陈曼红、陈威文持有,袁志伟曾任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记者注意到,就在鸿达财富入股前不久,聚智湖北曾于2024年5月和8月两次分红,一共派息约2620万元。
依赖亚马逊单一渠道,重营销轻研发战略失衡
聚智科技的销售模式呈现单一化特征,主要通过美国电商平台销售,并深度绑定亚马逊这一单一渠道。
报告期内,聚智科技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销售收益分别约为1.66亿元、3.24亿元、4.46亿元,占期间总收益的87.2%、93.0%、96.4%,其中,来自亚马逊的总销售收益分别约为1.63亿元、3.16亿元、4.42亿元,占期间总收益的约85.4%、90.8%、95.6%。
这种“亚马逊依赖症”在招股书中被重点提及,聚智科技表示,一旦亚马逊调整佣金、广告或物流政策,公司业绩将受到冲击。
实际上,聚智科技的营销投入已深度绑定亚马逊平台。2023年公司在亚马逊赞助广告上的开支同比大增136.8%,2024年进一步增加75.1%。
不过,这种投入带来了可观的流量回报。2024年,HelloBaby产品在亚马逊上的广告浏览次数达5.7亿次,广告点击次数约260万次,转化率高达13.2%。
为了分散“亚马逊依赖症”带来的风险,聚智科技尝试拓展沃尔玛平台和自营网站,但收效甚微。2025年前四个月,尽管亚马逊渠道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86.6%,其他渠道贡献与之相比仍微不足道。
或许是因为成立之初聚智湖北仅负责生产销售工作,没有承担研发职能,如今“重营销、轻研发”的经营特征仍深深刻在聚智科技的基因中。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高达9197万元,而研发投入仅693万元,营销投入是研发的13.3倍。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率达9.1%,而聚智科技仅2.0%。
这种资源配置导致产品创新乏力,公司核心技术突破有限,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在全球智能婴儿监护器市场向AI视觉识别、环境感知等高端功能升级的背景下,聚智科技的低研发投入难以支撑技术迭代,同类产品中,萤石网络已实现AI哭声识别等创新功能。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聚智科技不惜实施降价策略,婴儿监护器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433.6元降至2025年的389.2元,降幅超过10%,而其海外竞品Nanit的定价已超过300美元,超其近6倍。
此外,相关产品的退货问题如同一抹阴霾笼罩。报告期内,退货的销售总额分别达到1720万元、3420万元、4520万元,其中2023年退货金额同比近乎翻倍增长,产品质量管控的风险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