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29日电(记者潘清)28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模型治理和有序发展生态论坛”上,东壁科技数据联合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共同构建的高质量人工智能治理科技语料和人工智能多元共治决策支持大模型正式发布。
校企携手发布两项成果,将为人工智能协同治理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也意味着我国在探索科学高效、多方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技术的快速演进也带来了新课题和新挑战,数据安全、算法偏见、伦理失范、就业冲击,以及潜在的治理鸿沟等问题日益凸显。
注重共同治理已成为人工智能有序发展的重要行业共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应及时开展人工智能风险研判,提出针对性防范应对措施,构建具有广泛共识的安全治理框架。
上海浦东新区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院长赵琳表示,学院与东壁科技数据开展合作,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关键科技基础设施,响应国家号召并应对人工智能治理挑战。
东壁科技数据创始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吴登生表示,东壁科技数据依托其拥有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科技文献数据库平台,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挑战,围绕后门攻击、数据投毒、逆向攻击、黑箱问题、过拟合或欠拟合、鲁棒性风险、对抗样本攻击、就业替代、误用滥用、隐私泄露、责任问题、偏见歧视、决策权让渡、信息茧房等14类人工智能治理风险,构建了国内首个高质量人工智能治理科技语料库。
“这一覆盖学术前沿与政策实践的多维科技语料,将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协同治理工具的研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吴登生说。
在此基础上,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开发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多元共治决策支持大模型,为人工智能协同治理提供关键工具支撑。
据悉,这一模型专注于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知识问答、案例查询与分析、技术方案咨询、治理方案生成、资源查找五大核心任务,在国产开源大语言模型基础上,利用构建的2000多条高质量人工智能治理领域问答对语料进行精细化微调,使其能够严格遵循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回答范式。
此外,这个模型还接入了基于前述人工智能治理科技语料库构建的可持续动态更新数据库,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模型能够有效引用权威语料库内容,从而大幅提升专业回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缓解通用模型在这一领域易产生“幻觉”的风险。
东壁科技数据与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表示,将持续更新人工智能治理科技语料库,并计划面向有需求的企业和政府部门逐步开放人工智能多元共治决策支持大模型,助力各方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