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产经新闻》7月28日报道,俄乌冲突已持续3年有余。双方一方面开展堑壕战和突击战,另一方面向空中投放大量用于攻击和侦察的无人机。如今,两国正加快向地面投放作战机器人和支援机器人。大量地面机器人参与作战,这在人类战争史上尚属首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形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媒体商业内幕网站近期刊登了一系列关于乌克兰军队运用地面机器人的报道。商业内幕网站解释称:“过去的纷争中也曾使用过地面机器人,但从未达到像乌克兰战争这样大的规模。”
乌克兰军队目前正在使用爱沙尼亚米尔雷姆机器人公司开发的“忒弥斯”及本国开发的D-21系列地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除了用于侦察、救助伤员、运输前线物资和处理爆炸物外,还可配备机关枪和榴弹发射器等武器参与战斗。据称,这些机器人有时也会装上炸弹冲入敌阵自爆。
据米尔雷姆机器人公司介绍,“忒弥斯”地面机器人长约250厘米、宽约200厘米、高约120厘米,最高行进速度可达每小时20公里。这款机器人搭载了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最多可搬运1200公斤的武器和物资。
另据乌克兰政府武器开发项目“联合24”平台介绍,D-21系列机器人即使在恶劣路况下也能行驶15至20公里。按照传统做法,救助1名伤员需要3至6名士兵,且在救助过程中存在被敌方无人机等攻击的危险,而若使用D-21机器人,则仅需1台就能安全完成救助作业。空中无人机难以发现隐藏在树林中的敌兵,而D-21可以在地面捕捉敌人。
据商业内幕网站报道,除此之外,还有多家欧洲企业参与开发地面机器人,并与乌克兰方面开展合作。这些地面机器人大多被设计成可根据战斗和侦察等任务轻松更换零部件。
乌克兰军队的地面机器人操作员对商业内幕网站表示:“地面机器人就像小时候玩的组装玩具乐高积木一样。”
投入地面机器人的不仅仅是乌克兰军队。俄军目前在前线也使用履带式地面机器人以及小型轮胎式机器人进行物资和伤员运输。履带式地面机器人可搬运200公斤的重物,还可以搭载小型轮胎式机器人移动至作战区域。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军正在使用能潜入敌方坦克和装甲车下方爆炸的自爆型地面机器人“蝎子”,以及可搭载机关枪和反坦克系统等的多用途地面机器人。
在传统战场上存在的风险是,当一方士兵使用机关枪或火炮时,开火地点可能被敌人发现而遭到反击,从而导致己方受损。但如果一方派出地面机器人进行射击,即使遭到敌方反击也不会出现人员伤亡。除此之外,己方士兵被敌方无人机发现并遭到攻击的事态也能得以防范。进一步而言,像乌克兰这样在兵力上劣于敌军的情况下,通过运用地面机器人可以缩小兵力差距。
目前地面机器人仍处于辅助人类的角色。不过,随着无人机升级进步,作为战场主角的坦克和地面部队的有效性已经有所下降,今后地面机器人的运用很可能会继续扩大。
“在乌克兰战争之前,人们曾对地面机器人的实用性提出疑问,但在乌克兰战争中,其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米尔雷姆公司首席执行官巴尔西在接受商业内幕网站采访时指出,“乌克兰战争表明地面机器人或将在战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计其数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地面上机器人之间激战正酣,到处看不到人类的身影——这种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或许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