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将于8月1日至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全球游戏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申城。在这场年度盛宴前夕,7月29日,2025年度游戏商务大会在上海虹桥金沙voco酒店率先举行,多家游戏相关企业亮相,以“把握趋势:小游戏出海的黄金时代”为主题,深入探讨小游戏在全球市场的崛起与机遇。
强劲增长,小游戏成为出海新引擎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在会上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其中,小游戏作为游戏产业的新星,在海外市场表现尤为抢眼,成为推动出海增长的核心力量之一。据《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小游戏收入高达398.3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99.18%,在国内游戏市场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0%。此外,中轻度小游戏已占据全球游戏应用收入的3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小游戏服务平台揭牌
为了助力国内游戏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小游戏市场,北虹桥商务区特别搭建了小游戏服务平台,并在游戏商务大会上正式揭牌。该平台旨在打通出海优选链路,破除信息壁垒,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为中国小游戏在海外市场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厦门雅基软件有限公司Cocos引擎运营总监孙晨阳指出,随着App获客成本的不断攀升,小游戏平台正迅速崛起,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放眼全球,谷歌、抖音海外版等大平台纷纷布局小游戏领域,为小游戏出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机会和渠道选择。2024年,全球H5和小游戏市场逆势增长,成为行业新蓝海。小游戏以其无需下载、即点即玩、易于通过分享传播的特点,正迅速成为国际游戏市场异军突起的新力量。
广袤市场,本土化战略初见成效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副主任李媛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化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化已进入本土化阶段初期。以腾讯游戏为代表的中国领军游戏企业,逐步形成了“玩法创新-生态整合-全球布局”三位一体的发展范式。同时,中国游戏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目的地相对集中,前四大投资目的地依次为芬兰、以色列、日本、美国,占比合计达79.9%。
李媛发布《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化研究》报告
拉美地区,尤其是巴西市场,成为快手的重点布局对象。巴西拥有1.15亿手游用户,年轻消费群体庞大,游戏付费率高达34%,显著高于东南亚市场的28%。快手巴西拥有6500万月活跃用户,占当地互联网用户的40%,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80分钟,为小游戏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快手出海商业化游戏销售负责人陈聪聪表示:“我们已经拥有了不少成功案例,目前小游戏出海项目仍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国际市场上还有更广阔的玩家共创环境,为中国游戏出海后的本土化提供了机遇。凭借《原神》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现象级案例的米哈游,始终坚信玩家和创作者自发的热爱与传播是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米哈游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凌小鱼表示:“我们的愿景是创造一个全球10亿玩家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我们相信,只要与全球优秀的伙伴携手前进,这个愿景终将实现。”
技术助力,小游戏开发提速
小游戏出海发展的背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翼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DFLY)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出海游戏企业实现精准用户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翼投董事长莫夏芸分享了成功案例:通过人工智能为期三个月的追踪分析,调整推广角度,一款已上市两年的音乐舞蹈类游戏在欧美、东南亚、日韩及港澳台市场用户均获得显著增长。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于游戏创作开发,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一款拥有50多座古风建筑、5万平方米地图的仙侠古风小游戏,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两周时间即可完成开发,效率提升80%。与此同时,抖音、微信等平台也开始禁止低质量AI游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日益规范化。中国游戏企业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厚文化底蕴,快速生产出高质量的小游戏,在国际游戏市场上崭露头角。